3月23日,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劇協、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聯、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文聯承辦的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中宣部文藝局局長諸迪,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彥和湖北省文聯、省委宣傳部文藝處,武漢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湖北武漢和廣東、福建、陜西、湖南5個漢劇主要流播地區的藝術家、學者參會。
會上,藝術家、學者介紹了各地漢劇發展史和流變、各地漢劇藝術風格特色及其發展現狀、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等,并圍繞漢劇的傳承發展創新,針對人才培養、傳統劇目整理等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會議認為,漢劇歷史悠久、流布深廣,其行當齊全,聲腔極具表現力,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之功,不僅直接影響京劇等多個劇種的創生,而且成為許多劇種傳承發展創新的參照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嚴峻的保護必要。漢劇保護要深入發掘漢劇歷史源流;深刻認識傳統、繼承傳統、堅守傳統;推動遵循劇種規律的有效創新;以院團創作演出為主,實踐、理論、史論交互發展;各項保護措施要力求做到可持續,為中國戲曲的“交響”奏好漢劇這一重要“聲部”。
漢劇流播主要地區優秀作品展演同期舉辦。3月22日至26日,湖北、福建、湖南、陜西、廣東的漢劇演出團體分別上演漢劇《宇宙鋒》《狀元媒》 《我娘是片鑰匙》《求騙記》《鍘美案》《王昭君》,其中既有省市級院團,也有縣級基層院團,五地漢劇藝術家共同演出“漢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此期間,漢劇電影《宇宙鋒》《二度梅》《白門柳》《孟姜女》《馬大怪傳奇》《王昭君》《齊王求將》等在武漢市及部分農村社區展演。活動期間,藝術家、學者還考察了武漢漢劇民間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