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聲入人心》《舞蹈風暴》等代表專業藝術水準的綜藝節目廣受關注之后——
大型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劇照
近年來,《聲入人心》《舞蹈風暴》等代表專業藝術水準的綜藝節目成功破圈的現象表明,文藝作品創作積極融入“用戶思維” ,在專業化基礎上用青春化、現代化、融合化的話語升級呈現,早已不是被迫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無奈之舉,而是整個行業自覺自發的主動實踐。最近,一檔“雜技+舞蹈”“雜技+國樂”“雜技+武術”的精彩綜藝又助力雜技藝術成功破圈。由此可見,小眾文化不是沒有受眾,而是缺乏一扇與年輕觀眾對話的“窗口” 。
2月20日晚,由廣東衛視原創的全國首檔大型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播出第9期。節目中,有完美倒立先生之稱的李振宇,在此前曾展現高拐和頂技絕活,本周他創新性在立鼓上表演《醉鼓》,在秀出一波波驚險刺激的高難度動作之余,還將中國醉拳表演融入其中,掀起了一股強勁有力的“中國風”;曾斬獲國際大獎的90后男孩趙志翰大膽采用中國扇抖空竹,為觀眾呈現國風濃郁的表演《燃》,作為節目的“鑒賞官”、中國雜協副主席吳正丹看完演出贊不絕口:“你把‘炫、舞、國、潮’這四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自去年12月開播以來,《技驚四座》就受到了觀眾的極大關注。據節目組介紹,截至第9期,節目全網數據總量超過10億,收獲了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共計112個熱搜和熱榜,多條視頻播放量破百萬、千萬,節目通過融媒體傳播手段,向年輕觀眾和網友傳播,大有破圈之勢。
節目中,30組跨越不同項目的國內外頂尖雜技個人和團隊,通過四大賽段的激烈比拼,為觀眾呈現近60場代表世界超高水準的雜技盛宴,最終將決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金牌雜技秀”。他們當中不僅有斬獲金小丑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法國明日國際雜技馬戲節金獎等國際國內大獎的雜技精英,還有身懷硬核絕技的民間高手、熱愛東方雜技文化的國際友人。在不斷挑戰自我極限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完美詮釋了中國傳統雜技的“驚、險、奇、美、情”,還將搖滾、街舞、情景化表演等創新元素融入雜技表演,為傳統雜技藝術賦予了現代魅力。
該節目總導演邢狄曦表示,《技驚四座》在傳承中國雜技文化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雜技+”節目,從而為古老藝術注入蓬勃的新生力量。據介紹,參加節目的選手是節目組用7個多月的時間遍訪國內65個雜技院團遴選而出,代表了國內外雜技界的較高水準。此外,節目組邀請到了肩上芭蕾首創者吳正丹、魏葆華,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豆豆,體操冠軍劉璇等與雜技、肢體表演等相關的專家作為節目的“鑒賞官” ,還邀請了伊能靜、范湉湉等代表最普通大眾視角的跨界藝人,通過他們的點評與引導,力求為觀眾呈現中國的雜技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的編導團隊、安保團隊都是與雜技團有過十數年合作的專業人員,甚至于綜藝節目常見的平地機位布置,在《技驚四座》中,是一樓到三樓的散點式布置,一切都為了更好地為觀眾呈現舞臺效果服務。
“這檔節目中除了舞臺表演部分還特別加入了真人秀的內容,側重打造每一個雜技人的故事和性格。這次我們邀請到的演員有國內頂級、在國際國內斬獲諸多大獎的雜技人,對于一些選手來說,當同行很直觀地看你的表演時,對于他們還是很有壓力的,在錄制過程中,很多演員都要求增加彩排場次,尤其是在看過‘大神級’的演出之后,會覺得自己要加倍努力。”
在問及最想給觀眾傳遞什么時,邢狄曦表示,“我想給觀眾呈現雜技的美和意義,而不是單純的技巧展示。比方一個彈球雜技演員,從玩9個彈球增加到10個,可能需要3到5年時間,可是對觀眾而言從9到10,并沒有太大的意義。節目中,有一組高空吊環姐妹,技術本身并沒有太大難度,但是她們是當期節目全場最高分,因為她們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屬于女孩子的美麗童話夢。雖然這是包裹在技術之外的包裝,但這是最打動觀眾的地方,這就是節目在傳遞的東西。有幾個演員是我們導演組很喜愛的,雖然不知道他們能否走到最后,但卻最有可能是這個過程中‘破圈’的選手,中國雜技也可借助他們的力量點燃傳承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