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集中展示全國藝術院團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風貌,用優秀創作成果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10月17日在京開幕。
當晚,作為開幕演出,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中央歌劇院聯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通過對其生前事跡的再現,展現奮斗在基層扶貧第一線的駐村干部、第一書記等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永不懈怠的精神,濃縮呈現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斗與榮光。演出現場,無論是黃文秀生前的扶貧足跡、村干部與村民之間誠摯樸素的感情,還是旋律優美的音樂、再現廣西地貌風情的舞美,都令觀眾印象深刻。
據了解,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主創團隊數度深入廣西百色地區采風、反復調整劇本十余版,不斷打磨、精進的成果,具有濃郁的廣西特色。“我們創作的過程,是一次向人民學習、被人民感動的過程。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群眾,賦予了《扶貧路上》最大的靈感與最深的內涵。 ”作為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的編劇、導演,田沁鑫表示,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將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收獲的震撼和感動傳遞給大家,讓黃文秀的精神和力量傳播、影響得更深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數據,截至今年8月,全國共派出25 . 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參加駐村幫扶,涌現出大批“心中有光、不怕路遠”的扶貧英雄。黃文秀是全國290多萬第一書記中的一員,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通過她的事跡展現的是全國“第一書記”的群像;由廣西百色一個村的“扶貧之路” ,照亮全中國貧困地區的小康大道。
記者了解到,本次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歷時兩個月,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主題,用文藝的形式宣傳、展示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參演的67部舞臺藝術作品,涵蓋戲曲、話劇、歌劇、舞劇、音樂會等多種舞臺藝術形式,具有較高思想性、藝術性。其中,既有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歌舞劇《大地頌歌》、兒童劇《螢火蟲姐弟歷險記》、越劇《山海情深》等今年新創作品,也有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話劇《閩寧鎮移民之歌》、評劇《藏地彩虹》等經過觀眾與市場檢驗的精品佳作。參演單位既有國家藝術院團,也有基層文藝院團及民營院團。
本次展演活動堅持公益惠民原則,以線下劇場演出和線上網絡直播、展播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以期更廣泛、便捷地服務廣大觀眾。其中,彩調劇《新劉三姐》、話劇《塞罕長歌》、歌舞劇《大地頌歌》等12部作品將在北京集中演出23場,其余55部劇目在當地劇場展演。同時,將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戲劇家協會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進行線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