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In Yoro:倉庫改造的私人住宅
這間由倉庫改造成的私人住宅,采用“大盒套小盒”的結構,在無墻無柱的一體式空間之內搭建了一個“密室”,將臥室、衛浴等私密空間統統藏進去,同時還為二層的loft提供了平臺。
一樓的設計重點在于廚房區域,由一截白色鋼制樓梯與二樓相接。
將工業用途的倉庫改造成居家住宅不是那么簡單的事,雖然我們也曾在一些偶像劇中看到過那種大體量的、很酷的 loft,但是因為住宅所需要的舒適度和保溫性都更高,對于通風、排水、照明系統的要求也更加復雜,所以會對建筑師帶來很大的挑戰。這間位于日本岐阜的“House In Yoro”,由當地的 Airhouse 設計工作室所承接,可以視為一個將工業建筑改造成民用建筑的成功案例。
在改造過程中,建筑師保留了廠房的盒狀結構,開窗的位置及樣式也都原封不動,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工廠常見的下拉式卷簾窗門。室內面積約為 132 平方米,一體式的無柱結構作為倉庫來講可能不算大,但是用作住宅空間就顯得非常寬敞了。這種結構的獨特性在于,首先外墻及骨架都是鋼材料的,在保溫以及絕緣性能上有著先天的弊端,而一體化的開闊空間又使熱量更加容易流失。于是,改造的第一步必須對墻體進行加厚,具體方法是用厚度達 100 毫米的聚氨酯泡沫緊緊包裹在墻壁、地板以及天花板上,等于為住宅內部貼了一層保溫膜,上面再覆蓋了一層膠合板。
另外,所有的玻璃都經過加厚,并進行雙面涂釉,起到保溫和絕緣的作用。不僅如此,室內還特地安裝了一臺供能設備,為采水和地暖系統提供熱量。
一體式的無柱結構是建筑本身作為倉庫的優勢,整體空間通透無礙,整潔利落。
在這間由倉庫改造成的住宅內,設計師搭建了一個巨大的“盒子”,將臥室和衛浴空間藏進去,“盒子”上方還充當了二層空間的平臺,利用人形屋頂的高度形成一個 loft。
因為業主夫婦是一對美食家,所以設計師決定將廚房作為設計重心。這一區域并不在整個空間的核心位置,而是占據著進門左手邊靠墻的一側。長條形灶臺一路隨墻面延伸,櫥柜由淺色的白蠟木制成,臺面用的則是白色人造大理石。與之并行的是另外一張長條形的餐臺,長度及材料都與灶臺保持一致。淺木色與白色的搭配奠定了整個空間的色調,從屋頂垂墜下來的燈泡以及隨性裝點的盆栽都呼應了這種樸素、自然的氛圍。值得一說的是,房間內的家具雖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屬上乘之作,比如客廳中央擺放在紅色波斯地毯上面的那把椅子,是 1954 年產的 Antony chair,來自法國家具設計大師 Jean Prouve。
在這個開放式的空間內部,業主還要求辟出一塊私密的空間來滿足起居的需要,因此設計師在倉庫內部搭建了一個白色的“盒子”,形成“大盒套小盒”的結構,正好將臥室、衛生間和浴室統統藏了進去。走進去你會發現內部別有洞天,設計師大膽采用了極具感官刺激的紫色及檸檬黃,與外部的素色空間完全是兩個世界。“盒子”的另外一個功用則是充當了二層空間的平臺,利用人形屋頂的高度形成一個 loft。這個二層平臺通過一截白色鋼制樓梯與地面相接,上面將被布置成一個開放式的兒童房。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House In Yoro 其實還包含了一個地下室,不過入口是非常隱蔽的。從廚房旁邊的一扇黑色小門進去,就是通往地下室的神秘“暗道”,那里是儲藏室和車庫的所在。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