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京開幕——
用農民自己的鏡頭講述
春耕秋收、為夢勞作的故事
農人的攝影鏡頭下,會出現什么樣的影像?插秧的早春、割麥的金秋、建筑工地上辛勞的汗水、“龍獅共舞”的豐富文化生活、美麗迷人的新農村風光……這是一進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展廳,就可以看到的豐富影像。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展館現場。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8月10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主辦的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陳建文,以及中國攝協主席李舸,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余位展覽入選作者代表出席了開幕式并觀看展覽。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這是一個記錄中國農民生活和農村發展的展覽,農民朋友用自己的相機,將鏡頭對準生活在農村的父老鄉親,記錄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說起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為展覽評委的中國攝協顧問朱憲民有很多感慨,在評審照片的過程中,他想起了自己在農村生活時的情景,“在18歲以前,我沒有吃過橘子、大米……但在今天,走進掛滿農民攝影作品的展廳,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農村豐富的物質條件,這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深刻變化。”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陳建文,中國攝協主席李舸,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等參觀展覽。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正如朱憲民所說,本次展覽所展出的135件關于農人和農村的攝影作品,件件都訴說著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以及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和喜人變化。為了多角度地展示農民與農村的新風貌,主辦方設置了“煥新”“家園”“農事”“傳承”“異鄉”5個主題。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展廳現場。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中國文藝網 圖為展廳現場。趙超 攝
來自福建泉州的李雅真拍攝的一組照片《她的夢》被選入了展覽的“異鄉”主題。出現在李雅真鏡頭下的“她”是李雅真的妹妹李雅娟,姐妹倆從小在安溪縣龍涓鄉下洋村長大,直到考上大學才離開下洋村。畢業后,學服裝設計的妹妹來到上海,27歲時,妹妹和人“搭伙”在上海開了一家服裝店,投入了電商創業大潮。
李雅真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了妹妹從圖紙設計到挑選面料,從成品制作再到打包發貨各個流程的工作狀態。“我們都是農村孩子,妹妹走了出去,在上海拼搏奮斗,這是她在追逐自己的夢想。”李雅真告訴記者,她所拍攝的影像,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妹妹的圓夢過程。“這是她的夢,也是我的夢,我想也是很多中國農民的夢。”
像李雅真一樣,現今很多農民都拿起相機記錄生活的變化和他們的“圓夢”過程。據介紹,本次大展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3489位作者的43527幅作品。在眾多來稿中,廣大農民攝影師通過影像,從不同側面講述了他們春耕秋收、為夢勞作的故事。
“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脫貧攻堅歷程,再到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全國農民攝影大展’這個平臺,攝影人在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鄭更生表示,希望廣大攝影家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事業的影像新篇章。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展廳現場。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8月10日,第九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圖為展廳現場。中國文藝網 趙超 攝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至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