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文聯文藝戰“疫”公益廣告覆蓋廣州地鐵1號線、 2號線、 5號線、 6號線等14個站點的33個燈箱位,用藝術的形式謳歌英雄的白衣天使們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者,以凝聚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廣州市文聯文藝戰“疫”公益廣告選取了15位藝術家的18組書法、美術、動漫、民間文藝等戰“疫”主題文藝作品。它們是陳永鏘中國畫作品《風雨木棉雄》 、汪曉曙水彩組畫作品《抗疫魔》和《逆行者》 、許鴻飛雕塑作品《席地休息》以及孫戈、張弘系列美術作品,連登書法作品《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們致敬》 、李鵬程書法作品《正氣當充塞,瘟神自遁亡》以及梁曉莊、沈永泰、陳立華的書法作品,金城漫畫作品《人間之愛》以及小林、葉正華、笑臉兔的漫畫作品,方立良剪紙作品《南山寄語》 ,投放于地鐵空間各處位置,或者閘口、或者樓梯口、或者通道中,與其他地鐵廣告一起形成流動的藝術展覽。
談及文藝戰“疫”公益廣告策劃初衷,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鵬程表示:“疫情當前,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社會需要凝聚精神力量的藝術作品,需要通過具有溫情的藝術作品帶來內心的慰藉。為更好地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廣州市文聯特別策劃了這次疫情防控主題文藝作品公益廣告走進地鐵活動。 ”
據了解,地鐵公益廣告所投放的戰“疫”文藝作品是從廣州市文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征集到的8300余件戰“疫”文藝作品中挑選出來的。李鵬程介紹道,考慮到地鐵公益廣告呈現形式,挑選了書法、美術、動漫等視覺藝術,也注意作品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比如,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林帝浣(小林)創作的《武漢加油》等漫畫曾獲得過百萬點贊,他還在廣東省內和武漢市十多家抗疫一線醫院舉辦了動漫展,受到廣大醫護人員及病友們的熱烈歡迎;廣州市美協主席汪曉曙聚焦疫情中的一線醫護人員,用畫筆表現人類的崇高精神與戰勝病魔的力量;廣州市美協副主席、廣州美院教授張弘創作的組畫《武漢七天,城里城外》被《人民日報》 、新華網、 《南方日報》 《廣州日報》等媒體廣泛報道。
廣州市文聯文藝戰“疫”公益廣告所投放的33個燈箱位分布的廣州地鐵站點,都是人員流動較大的地方,比如“體育中心”“珠江新城”“北京路”等站點。此外,廣州市文聯還特別注意將文藝戰“疫”公益廣告與廣州的人文歷史相結合。“眾所周知,廣州是一座英雄城市,是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農講所’‘紀念堂’‘團一大廣場’等非常有紀念意義,選擇這些站點,也是為了不忘歷史、致敬英雄。 ”李鵬程說。
目前,在廣州文藝市民空間活動群中,市民反映很熱烈,紛紛表示這種形式很新穎,上下班時會隨手拍然后分享到群里。在廣州市民的朋友圈里,與文藝戰“疫”公益廣告合影已然成為一種新時尚。相關藝術家也感到非常振奮,甚至親自到燈箱前“認證”自己的作品。公益廣告投放達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
近年來,廣州市文聯多措并舉,在深入推進“文藝為民”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持久的探索。“藝術只有扎根基層、深入到廣大的群眾中,才會有不竭的生命力。 ”李鵬程介紹:“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實踐著如何讓優秀文藝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而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比如,廣州市文聯“一家親”文藝志愿服務團帶領文藝家深入到村鎮、社區、校區、企業、軍營,走到人民群眾中間,開展慰問演出、采風創作、輔導培訓、藝術支教、展覽展示等各項文藝活動,廣受老百姓歡迎;廣州市文聯大力建設文藝市民空間,攜手文藝家一起打造‘永不落幕的藝術發生地’ ,為市民送上免費的文化大餐。 ”他透露,接下來,廣州市文聯還將深入抗疫醫療機構,組織文藝家為醫護人員創作并贈送宣傳抗疫書畫等作品,組織慰問演出、畫像漫像活動,繼續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藝力量。
據悉,此次廣州市文聯文藝戰“疫”公益廣告投放將持續至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