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語
以上概括而粗略地敘述了國統區近十年來的文藝運動的情況。前面已經說到,國統區這名詞即將隨著反動軍事力量的全部徹底消滅而成為歷史的名詞,“國統區的文藝運動”這說法自然也要成為文藝運動史上的陳跡了。中國的全土很快都要成為自由解放的地區,全國的一切文藝工作者都要在人民民主的新中國從事新的工作了。
在我們面前展開著一個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嶄新的人民的時代。過去我們在反動政府壓迫下,沒有寫作自由與發表自由,很少可能和群眾建立密切聯系;從此以后,我們將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我們將有一切機會和群眾建立密切的聯系。空前偉大的人民革命的勝利,與正在開始著的全國生產建設的事業,供給了我們文藝工作者以無限豐富的題材,覺醒了的戰斗著的工作著的人民大眾中間的英雄與模范,將是我們的文藝作品內的主人翁。
但我們必須警惕到:
一切問題只在于我們能否學習——向時代學習,向人民學習。在從舊時代到新時代的飛躍過程中,需要我們能夠明確地辨別新與舊的不同。例如說,人民與國家的關系,人民與軍隊的關系,在新中國與在國民黨統治下的舊中國所呈現出來的景象顯然是根本不同的。文藝工作者也就不能不對于自己的工作任務與意義以及對工作的態度等等有一個新的認識。如果我們由于長期生活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之下,因而習慣于一套適合于舊的社會關系的看法,到現在卻仍舊繼續用這種看法來對待新的社會關系以及文藝工作在新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等等,那么我們勢必落后于時代,乃至為時代所唾棄。
十年以來,我們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堅持進步的、革命的文藝運動,的確如前所述,是有了不少成就的,但是決不能因為這些成就而自滿自足。這不但由于我們一方面雖有這些就成就,另一方面也還有不少缺點;而且更由于如果我們驕傲自滿,那么這些過去的成就,便會成為阻礙我們進步、使得我們落后的沉重包袱。我們必須根據新的社會條件與社會需要而發揚我們過去成就中值得保存和發揚的部分,并且認真地克服我們的缺點,我們才能不斷地向前進步,也才能負擔起新的時代所加于我們的新的任務。我們深信:曾經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堅持進步的革命的文藝旗幟的朋友們,是一致抱著無限的歡欣鼓舞的熱誠來走向新的中國,也一定是抱著最堅強的決心與勇氣,來爭取進步,改造自己,而參與人民民主的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的。
附言:
一、這個報告起草以前,經過起草本報告的小組會議決定:電影、戲劇、美術、音樂、舞蹈等等,應另作專題報告,并各有小組負責起草,本報告暫以文學范圍為限。此在本報告向大會宣讀時亦已附帶說明,但后來各代表團討論此報告后所提意見,仍有以僅及文學為偏頗不全者,所以再在這里聲明一下。
二、本報告起草小組由籌委會常委會聘請,前后共計十四人,其中:陽翰笙、馬思聰、史東山、葉淺予、李樺等五位原為影劇、美術、音樂各組專題報告之起草人,參加本組僅在原則上交換意見,不負實際起草工作,又巴人先生因事忙,胡風先生堅辭,皆未參加,故本報告實際參加起草者前后實共七人,開會多次,交換意見的結果,認為我們目前還不可能把十年來的國統區文學作總結,只能提出比較重要的問題,究明其因果,指陳其方向。偶有舉例,僅為敘述上之方便,非欲遽加月旦。各代表團討論后所提意見,對此亦有所質詢,所以也在這里作一聲明。
三、本報告既非結論性質,則報告中所提問題自然亦歡迎文藝界同人展開討論。各代表團所提意見,凡屬于補充本報告不足之處者(例如淪陷時上海文藝工作者之斗爭等等),以及若干積極的意見,現已盡量吸收;至于個人書面意見,對本報告所述及之各個問題看法頗有出入,或根本不同者,我們歡迎他們在今后寫文章來展開公開討論。現在本來也到了應當把過去的作一總結的時候了,但我們深信要作總結,一定先要有廣泛而深入的公開討論。所以借此再說一句:歡迎大家寫文章來作公開討論。
七月十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