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天下大足》演出劇照
人間小滿,天下大足。重慶大足石刻以其精美的雕刻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精彩呈現這一文化瑰寶的舞劇《天下大足》,近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舞劇《天下大足》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大足區委、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該劇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內涵,將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以及所蘊含的工匠精神,通過現代舞臺藝術形式進行表現。舞劇以其題記中所署名的“文氏”“伏氏”46名工匠為靈感,以一位工匠“小福”的視角,講述了他從流落到被收養,再到拜師學藝、歷經天災、最終刻石留名的傳奇人生。劇中的“小福”不僅是故事的主人公,更是大足石刻背后無數平凡匠人的縮影。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崖壁上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藝術瑰寶。在劇情上,舞劇還通過對“愛情”“親情”“友情”“兄弟情”等的展現,描繪了充滿煙火氣的南宋川渝地區的生活圖景和人文風貌。
值得關注的是,劇中多個角色的造型設計靈感取材于千百年前的造像,如北山第125龕媚態觀音、北山第113號“水月觀音龕”、石篆山第2號“志公和尚龕”、石門山第6號“十圣觀音洞”、寶頂山圓覺洞外的第30號“牧牛圖”等,都在舞臺上得到了藝術還原和展現。同時,劇中還設計了一系列源于石刻工藝工序的角色,如負責構思與制圖的“師父”、以精雕細磨工藝為原型的“老鐵”和“小學徒”、以拉粗坯工序為主的“大力”、脫胎于書丹工序的“秀才”、負責測繪的“和尚”等,這些角色都生動鮮活。
本劇集結了國內優秀的舞劇創演團隊,由劉翠、張雅琦擔綱總編導,馬洪湉擔任編劇,郭長虹擔任劇本指導,劉彤、高廣健、任冬生、胡天驥、陽東霖、賈雷、李曉彬、李麗等加盟,與張翰、孟慶旸、朱瑾慧、何仲達等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優秀青年舞者共同探索舞劇創作的當代表達,精彩演繹了大足石刻背后的動人故事。
在編舞方面,編導團隊充分借鑒了大足石刻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將傳統舞蹈與現代舞劇元素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舞蹈動作和場景。同時,團隊還巧妙運用了高臺和舞臺的光影效果,營造出神秘而莊嚴的氛圍,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大足石刻的現場。在音樂創作方面,團隊借鑒了大足石刻的藝術風格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慮觀眾的審美需求和情感體驗,運用現代音樂制作技術和手段,將傳統音樂元素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創造出一系列既具有時代感和濃郁地方特色,又不失傳統韻味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音樂作品。舞美設計通過高懸的崖壁造像與中央鏡面的巧妙結合,拓寬舞臺視覺空間,營造出古樸神秘的氛圍。燈光設計上,團隊通過燈光的變化與組合,營造出豐富多變的視覺效果,烘托出了舞劇的氛圍和情感。服裝造型設計方面,角色服裝不僅符合南宋時期的服飾特點,還巧妙地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和舞臺表演需求,同時,根據人物的性格和命運軌跡進行精心設計。
據悉,2月21日至23日,舞劇《天下大足》將回到大足石刻的“家鄉”重慶進行演出。此后還將走進南寧、合肥、杭州、蘇州、南昌、深圳、福州、廈門、長沙等地開啟首輪50余場巡演,計劃全年完成100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