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文明互鑒: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在安徽省蚌埠市開幕。當日下午,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辦,中共安徽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蚌埠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精心編織人文交流新紐帶,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寧波大宅成功舉辦。這是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首次將網絡文藝納入討論話題范圍。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論壇現場。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論壇現場。
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任郝向宏,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副主任彭寬,安徽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文霞平,蚌埠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郭鵬參加此次網絡文藝論壇。論壇特邀青年游戲研究學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博士后鄧劍主持。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任郝向宏致辭。
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任郝向宏致辭。他表示,這是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首次設立網絡文藝對話板塊,對于在全球范圍內依托網絡、聚焦文藝、交流文化、鑒賞文明,對于發(fā)揮網絡文藝的力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網絡文藝少長咸集、俊采星馳、群星璀璨的時代已經來臨,為新時代文藝巨星、文化巨作、文明巨擘的產生奠定了文藝量的基礎,準備了文藝質的條件。新時代網絡文藝要堅守追求真善美的文藝理想,讓藍色星球響徹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歌。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青年游戲研究學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博士后鄧劍主持。
論壇上,網絡文藝領域知名創(chuàng)作者、專家學者、平臺運營者、行業(yè)管理者圍繞“網絡文藝與全球文化生態(tài)重構”“網絡文藝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傳播”“網絡文藝審美與中華美學精神”“網絡文藝:青春的力量 青年的紐帶”四個主題共同展開交流,深入探討網絡文藝如何繼續(xù)奮發(fā)作為、擔當使命,精心編織好技藝交融的人文交流新紐帶,如何更加充分展現中華文化底蘊魅力,更好傳播全人類共同價值,更加自覺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發(fā)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認為,因為互聯網技術,我們的作品展可以在線上完整地呈現,能夠跟國際上更便捷對話、傳播,把我們的中國元素、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人獨有的審美以及國際上大家所認同的價值理念完整地融合并呈現,更有利于講好中國故事、提高文化軟實力。網絡文藝的發(fā)展從美學上來說,中華文化中的傳統美學有我們自己獨特的元素跟審美的追求。這些給年輕人提供了極大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空間,給他們提供了舞臺。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中國影協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博導,著名學者尹鴻發(fā)言。
中國影協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博導,著名學者尹鴻認為,互聯網的出現,對于文藝生態(tài)帶來三個革命性的變化,即“破邊”“破界”“破層”。講好中國故事,“好”就是把中國故事講成世界可以接受的故事,講成讓世界認同的美好的故事,而不僅僅是屬于中國人的故事。真正的中國故事講好就是要講給世界聽,讓世界愿意聽。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導,網絡文學領域知名專家邵燕君發(fā)言。
北京大學教授、博導,網絡文學領域知名專家邵燕君認為,網絡文學在國家文藝格局中占非常大的規(guī)模和比例,現在的網絡文學用戶大約有四億多,付費用戶大約有兩千多萬。網絡文學深度的消費者和想嘗試的創(chuàng)作者的數量是重合的,它創(chuàng)造出的巨大的消費者、創(chuàng)作者群體,改變了原來的文學格局,它對未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將形成文學的新局面。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網絡文藝審美研究、海外傳播研究領域專家彭文祥發(fā)言。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網絡文藝審美研究、海外傳播研究領域專家彭文祥認為,網絡文藝不僅中國發(fā)展迅猛,在國外也是同樣。大家共享數字化、網絡化。作為新興的文藝形態(tài),網絡文藝仍處于發(fā)展變化之中,就目前中外豐富實踐及典型文本所呈現的特點而言,都具有數字現代性、復合文本性、審美互動性、藝術創(chuàng)新性的審美特征。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網絡視頻創(chuàng)作者、知名網紅李子柒發(fā)言。
網絡視頻創(chuàng)作者、知名網紅李子柒表示,土豆在中國可以做土豆燒牛肉,在其他國家可以做咖哩土豆、土豆沙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不同的人文風情下不影響人們之間互相理解。所以人類價值互融發(fā)展的基礎一定是要真誠地理解、包容,有理解有包容有接受才會有創(chuàng)新、會有發(fā)展。在網絡創(chuàng)作方面,內容不光需要“快餐”,更需要“滿漢全席”。只要用心打磨、用時間沉淀,不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觀眾,都一定能夠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和匠心。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著名網絡文學作家月關發(fā)言。
著名網絡文學作家月關認為,網絡文學作為網絡文藝的一部分,它的青春性是直接刻在骨子里的,因為它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而出現的。最初接觸互聯網、了解互聯網,并且在上面“沖浪”的主要是年輕人,所以作為給年輕人群體閱讀而且創(chuàng)作主要群體也是年輕人的網絡文學,它的內容理所當然地帶上了年輕的氣息。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網絡文藝論壇在安徽蚌埠舉辦。圖為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