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將非遺過分市場化
時間:2013年08月08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魯文恭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價值和文化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各方共識。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保護和發展遇到很多新問題,尤其是部分地區非遺保護的思路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愈顯短視。
比如,保護性開發在一些地區變成單一的市場開發,有些地方政府在非遺保護上只重視那些具有明顯經濟開發價值的名茶、名酒、名吃,利用入選名錄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以及后續的廣告效應提高市場影響。為追求經濟效益,各地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在市場化開發中對非遺本身造成破壞,例如一些手工技藝被機器流水線替代后,原有的文化韻味打折不少;有些地區只重視在擴大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作用大的項目;一些原生態的非遺保存環境被逐步蠶食萎縮。
讓非遺得到傳承并確保其生命活力是非遺保護的關鍵所在,只注重經濟效益的思路應該改改了。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