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2012年非遺保護:動靜相宜 進退有度

      時間:2013年01月06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李靜

        2012年12月21日,濟南市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技能大賽開賽,125名來自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人各顯身手,圖為一名手工藝人在核桃殼里制作面塑作品。郭緒雷 攝

       

        2012年12月28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柘榮剪紙展覽”在福建福州開幕,圖為外國游客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2012年2月5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在京開幕,圖為吉林延邊朝鮮族民間藝人在演奏長鼓。

        2012年11月25日,國家公務員考試如期舉行,申論主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讓許多考生感到十分意外,卻讓非遺領域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十分驚喜。其實,細細想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國考”的申論題目歷來緊貼黨和政府關注的核心問題,而非遺保護則是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的一個熱點。

        2012年,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穩步推進且呈活躍態勢,各地相關的學術活動、非遺展演展示此起彼伏;在管理上開始引入“退出”機制,各地非遺中心的工作更加扎實細致,并制定出臺了相關的工作標準;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和生產性保護實踐工作逐步展開……

        科學布局、加強宣傳, 讓社會了解非遺的多重價值

        自國家啟動非遺保護工作以來,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和傳統節日、傳統手工技藝的宣傳展示活動,已讓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2012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種規模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依舊如火如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7日,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在安徽黃山開幕,自此實現了文化部將非遺特色品牌活動科學合理布局的目標——東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山東)、西有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有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一會一節一展,三大活動各有特色,呈鼎足之勢帶動了東中西部地區非遺的發展,這是文化部合理布局并和各地政府攜手合作的結果。

        2012年,各地在非遺宣傳展示上也大費苦心,希望能做出新意,以期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來。比如,浙江省文化廳為了能讓群眾用自己的眼睛發現非遺的美,啟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1月,浙江省文化廳與浙江日報聯手推出了“非主流——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選活動”,讓百姓自己挑選出最感興趣、最有美感的浙江非遺項目;9月,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廳等又發起了名為“人文浙江·傳承非遺”的網絡尋訪活動,只要把高蹺竹馬、竹葉龍這些土生土長的浙江非遺項目拍下來、上傳網絡,就有可能拿大獎。

        這些聲勢浩大的宣傳展示活動也讓各地政府看到了非遺在維護社會和諧、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潛在的價值,因此對非遺工作愈益重視,并紛紛將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比如,這些年河北省財政撥付的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呈逐年遞增之勢,2012年從前些年的100萬元增至300萬元,2013年已飆升至1000萬元。前不久,河北省非遺中心還應河北省政府的要求,提供了一幅河北省重點非遺資源的分布圖,河北已將非遺納入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

        保護區和基地建設方興未艾,拉近非遺與百姓的距離

        為實現非遺的活態傳承和整體性保護,2012年,我國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傳承基地和非遺博物館建設方興未艾,這些散布于大江南北的基地和非遺場館,不但扮靚了城市和鄉村,讓非遺的傳播與傳承有了載體,也進一步拉近了非遺與百姓生活的距離。

        2012年5月,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掛牌,這是我國建立的第12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過去的一年里,通過一系列帶有實驗性的保護措施的推動,讓許多非遺項目在這些區域逐漸恢復活力,但依然要警惕文化生態保護區異化為經濟開發區和旅游開發區的危險。

        2012年,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傳承基地的建設在各地也逐漸推向深入。比如,近年來浙江省先后命名了6個省級高校非遺研究基地、36個省級非遺傳承基地、20個省級傳統節日保護基地、12個浙江省中華老字號保護傳承基地、62個省級非遺傳承教學基地。為了更好地將基地工作做好做實,2012年11月,浙江在海寧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建設經驗交流會,來自全省62所學校的代表相聚在一起,交流了他們在校園傳承發展非遺的經驗。大家普遍認為,在學校里傳授一些傳統手工技藝、民間音樂等,也是教育界的一種責任。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被確定為非遺傳承基地以來,教師和非遺傳承人一起自編校本教材,并開啟校企合作模式,與寧波東方藝術品有限公司聯姻,聘請泥金彩漆老藝人教學,并輸送優秀學員進公司工作,解決了職高畢業生的就業困難。

        眾所周知,缺乏大眾關注和參與的非遺是無源之水,不可能有可持續的生命力,大量非遺傳承基地的設立則為公眾了解與學習非遺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正是因為浙江擁有100多家傳承基地,才讓浙江從一個非遺資源大省,成長為一塊滿溢傳統文化活力的熱土。

        重在“保護”, 生產性保護工作成績喜人

        生產性保護是指在不違背傳統手工生產規律和運作方式、保證其本真性、整體性、手工核心技藝和傳統工藝流程的前提下,使一些項目在創造社會財富的生產活動中得到積極有效的保護。自文化部啟動生產性保護工作以來,取得了顯著效果,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現了忽視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摒棄核心技藝而過度開發的現象。

        2012年2月,文化部與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及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共同主辦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大展總結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和做法,展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傳達了正確引導生產性保護的聲音。之前,文化部正式向41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頒牌,入選的企業必須承諾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相統一、相協調。這也表明了文化部對于開展生產性保護工作的態度,那就是其前提應為保護,而不是開發。

        2012年,各地文化廳局和非遺保護中心非常注重對生產性保護工作的正確引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比如,自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被命名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后,2012年山東省又評選命名了13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還適時出臺了《山東省文化廳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鼓勵傳承人按照文化傳承規律發展產品生產,并在手工技藝項目比較集中的地區建立傳承基地和生產園區。如今,在山東省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柳編村”“草編村”“年畫村”等特色村落在齊魯大地不斷涌現,其產品遠銷海內外。據統計,目前全省共有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的企業和經營業戶3.5萬多個,從業人員達105萬余人,不但增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自身活力,也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有“進”有“退”,才有生機活力

        2012年10月,文化部發布了《關于對天津市紅橋區回族大刀隊等10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進行調整、撤銷的決定》,對天津市紅橋區回族大刀隊等9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進行調整,對湖南省鳳凰縣龍玉年苗醫藥診所等2個履責不力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提出批評與限期整改,撤銷內蒙古自治區群眾藝術館等6個履責不力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這標志著文化部在對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動態化管理上有了實質性開端,接下來還將對1219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退出機制進行積極探索。專家認為,有“進”有“退”,才能保護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純潔性,才能有效改變當下有些地方“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才能使非遺項目最終煥發生機與活力。

        其實早在這之前,山西、江蘇等地在非遺“退出”機制的實踐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山西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目前已發現非遺線索20余萬條,地方戲曲劇種占全國劇種的1/6,搜集地方民歌2萬余首,現存民間舞蹈200余種,傳統釀酒、制醋、平遙推光漆器等技藝聲名遠播。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這些非遺資源,山西決定引入“退出”機制,請專家對一些重點非遺項目定期評估檢查,以此提醒大家入選非遺名錄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2012年7月,《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時,就明確提出對不認真履行義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保護機構實行“退出”機制。該《條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江蘇則決定對代表性傳承人建立“退出”機制。2012年10月,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在聽取關于《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修訂草案)》的說明時,與會專家強調,傳承人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明確其義務,拿到傳承人稱號并不意味著進了“保險箱”;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工作應做定期評估,若代表性傳承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傳承義務的,文化主管部門可以取消其資格,重新認定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摸索前行,任重道遠

        2012年,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但也有很多困難、盲點。許多戰斗在非遺保護工作一線的人憑借文化自覺和擔當摸索前行,并將很多工作細化,以求扎實深入。比如,河北省在去年啟動了河北重點非遺項目的價值研究,對這些項目的歷史文化價值等一一進行解剖,尋找科學保護的措施和方法。山西省非遺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默默躬行于田野,采集海量資源建設非遺數字博物館,一般3個月才能完成一個項目的調查,十分艱辛,他們說:“我們來不及爭論,也來不及探討,只能拼命地與時間賽跑,多搜集一些資源,即使今天我們研究不了,可以留待后人完成,這是使命,也是對我們毅力的考驗。”2012年12月,“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成為全球10項優秀實踐名冊項目之一,這是福建省文化部門、相關單位和傳承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通過啟動“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采用學校教育、師帶徒、劇團培訓等方式,提高了福建木偶戲的內在存續能力,改善了其生存環境。

        另外,為了鼓勵傳承人把手中的技藝傳承好,多帶傳人、帶好傳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創性地在第7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向梅葆玖等60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以表彰他們在非遺傳承中所做的貢獻。在年終歲末之際,文化部又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498名,加上前三批已公布的1488人,共計1986人。在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傳承人呈年輕化趨勢,“70后”就占到10余位,成為傳承人隊伍中較為年輕的成員。這也為我國2012年的非遺保護工作在年尾畫上了漂亮的句點。


      (編輯:單鳴)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