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傳 神

      時間:2011年11月16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李延聲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前被我們稱之為民間文化藝術,它扎根在億萬人民的生活中,也被稱為“鄉土文化”,是歷史文化藝術的“活化石”,是中華文化的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依靠一代代的傳承人來世代相傳的。馮驥才先生曾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所傳承的不僅是智慧、技藝、審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們的生命情感,是生命相傳的文化,一種生命文化。

        筆墨當為時代立傳。在藝術實踐過程中,我有幸拜訪部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畫了一批毛筆速寫作品,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

        深秋時節,我來到位于城南的北京空竹博物館,為兩位抖空竹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代表畫毛筆速寫像。

      空竹制作技藝傳承人張國良先生

      料器藝術大師邢蘭香女士

      抖空竹技藝傳承人李連元先生

      聚元號弓箭制作技藝傳承人楊福喜先生

        空竹是一種用線繩抖動、使其飛速旋轉而發出立體聲響的玩具,多以竹、木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在我國有900年歷史。空竹文化更是集審美、工藝、表演和娛樂為一體,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空竹在我國廣為流傳,北京空竹制作工藝精、種類繁,操作技巧高、花樣多,特別是北京空竹的發祥地——原宣武區(現西城區)廣內街道,集中了不少空竹高手和愛好者。

        我造訪的是全國非遺抖空竹技藝項目僅有的兩位國家級傳承人。一位是張國良先生,他是如今為數不多的北京竹木空竹精品制作者之一,人稱“空竹張”。他祖居宣南,其制作技藝經歷三代人的傳承。在祖父和父親言傳身教下,自幼愛好美術的他,潛心鉆研,繼承發展了空竹制作技藝。在空竹博物館里,陳列著他制作的各種各樣的空竹,這些用繪畫、雕刻和烙畫等方法裝飾制作的空竹,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藝品。特別是“異形”空竹,其中有他用金絲楠木鑲烏木制成的棋盤與棋子。每一枚棋子都是一個小空竹,非常精致玲瓏。張國良先生告訴我,如今他在通州有自己的工作室。聽說我要為他畫像,他還特意去理了發,這反倒讓我有點遺憾,若不剪去他那一頭長發,還會更自然、更有特點呢。他雙目有神,頗顯得精明干練,他在我為他所作畫像旁題寫道:“空竹鳴盛世。”

        另一位北京空竹界名人李連元,他家祖輩幾代人以空竹表演聞名京城。他5歲就隨奶奶在天橋踢毽、抖空竹,為自家“老糖李”吸引顧客,招攬生意。他長大參加工作后,用業余時間廣交空竹高手,刻苦研修,練就獨特高超的技藝。他特別擅長用長竿抖盤絲空竹,其技法于2003年被列入“北京絕活”。退休后,他每天到空竹博物館上班,展示空竹文化,組織和他一樣癡迷于空竹的志愿者,到學校、社區表演和傳授空竹技藝。他說:“昔日空竹為營生,如今空竹抖太平。”

        李連元現任廣內地區空竹協會會長和空竹藝術團團長,帶領他的團隊參加過北京奧運會的表演,還曾走出國門,參加北京風情舞動悉尼、中法文化節和南非約翰內斯堡狂歡節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他一直很關注空竹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還興奮地告訴我,廣內地區的學校已把空竹列入學校基本課程,體育課中有空竹教學,課間還有空竹操。

        李連元藝高膽大,為人豪爽熱誠。博物館里的同行看了我為他所作畫像,紛紛稱贊說,頗有鐵道游擊隊長的氣概。我亦打趣道,咱會長、團長,是空竹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自然是氣度非凡!李連元在畫像上題寫道:“空竹聲響音騰遠,人到無求品自高。”

        應李連元盛情邀請,10月29日一大早,我就趕往牛街回民學校,觀看西城區第二屆“廣內杯”空竹邀請賽。全國6個省市、61支代表隊的數百名空竹高手與愛好者參賽與表演,其中有須發皆白的長者,有稚氣正濃的兒童,男女老少齊上陣,各顯神通與風采。令我驚喜的是,表演隊伍中,竟有幾名不同膚色的外國留學生。在《愛我中華》等樂曲聲中,“望月”、“雙龍戲珠”、“金蛇狂舞”等精彩表演獲得了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除了傳統空竹,還有用圓球、手絹甚至鍋蓋、酒瓶等物件經過巧妙改造制成的“異形”空竹,更有重達40多斤的特大空竹,在高手操作下旋轉,騰飛,令人不禁拍手稱奇!

        據說,如今全國空竹愛好者超過萬人,活動站和高手不少,公園里、廣場上空竹之音時常嘹亮悠遠,不絕于耳。真是國運興則空竹興!

        北京料器,是在我國傳統的琉璃工藝基礎上形成與發展起來的特種工藝品,歷史悠久。料器制作全靠人的經驗和手藝。在京城百工坊的邢蘭香工作室,我親見邢女士即興加工。她一手掌控噴燈的火焰,一手拿著琉璃料不時地旋轉。不到一分鐘,即完成了一枚龍形佩飾,晶瑩獨特,帶著點神秘的靈氣。在她工作室的玻璃櫥柜里,陳列著花鳥蔬果、龍馬動物和觀音菩薩等人物的料器精品。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今年60多歲的邢蘭香女士從事料器行業已有50年。她創造的料器工藝品突破傳統的設計理念,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體,造型新穎,風格清秀,做工細膩,配色豐滿,多次作為國禮饋贈外賓,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邢蘭香女士是我國目前唯一獲得大師稱號的料器藝術家。但是,樸實慈祥卻是她留給我的最深印象。我在百工坊為她畫了一幅速寫,她在畫上題道:“浴火重生的玲瓏剔透”,令人深深地體會到她從藝半個世紀飽嘗的酸甜苦辣。

        聚元號是北京地區唯一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弓箭制作老字號,楊福喜是聚元號的第十代傳人。中國弓箭制作技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射藝”是傳統文化社會中品位的象征,是對君子“六藝”的要求之一。聚元號弓箭制作技藝是融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品種,如今幾乎成為“絕響”。楊福喜出身于這項傳統技藝世代相傳的家庭,深受熏陶,從小喜歡動手制作。為了不讓這民族傳統技藝失傳,年過40的他辭掉工作,一心向父親學習弓箭制作。做一張弓箭要經過200多道工序,制作弓箭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全都是純天然的。

        楊福喜克服了數不清的艱難困苦,終于掌握了這一門獨秀的民族傳統手工藝,成為300年老字號聚元號的杰出傳人。我見到的這位傳承人,已有53歲,須發纖長而花白,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腔,頗有滿族武士的風度。他生活在弓箭中,其樂融融。

        在潘家園聚元號店面里,我為他畫了一幅毛筆肖像速寫。他在畫上題寫下毛主席詩詞名句“彎弓射大雕”。他說,自己正在籌建一個射箭場,希望現代人能有條件體驗這項古老的體育運動帶來的別樣快樂!


      (編輯:白偉)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