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軍(大兵)的藝術之路
大兵是我國南派相聲的領軍人物之一。然而,作為笑星他固然早已是家喻戶曉,但知道他還有一個官方身份——湖南省話劇團副團長的人就不多了。他表示自己是一個自由慣了的藝術家,這輩子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會當上國家干部。他還幽默地說,自己當官不會去天天想著管理某人,而是做一個話劇藝術的召集人而已,讓喜劇表演者不再“散落在民間,天天打游擊”,希望劇團的藝術家們團結在一起,為了共同的藝術理想而奮斗。
1968年11月18日,大兵出生在長沙市。大兵的真名叫任軍,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是一名工人。大兵從小就熱愛文藝,讀書時一直是班上的活躍分子。1984年,他所在的長沙市一中舉行了一場元旦文藝匯演,大兵自告奮勇地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學說普通話》,竟然獲得了一等獎。大兵于是認為自己有說相聲的天賦,當即立下志愿,要做一名真正的相聲演員。1988年秋天,大兵順利地考入了湖南師大藝術系,成了一名大學生。可由于母親去世得早,大兵和妹妹又都在讀書,家里的經濟狀況一下子變得拮據起來。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身為長子的大兵開始考慮利用課余時間打工。1990年的秋天,天還沒有完全冷下來,卡拉OK廳的老板一看大兵這副打扮,笑得直不起腰來。因為大兵的那件棉襖不僅不合時宜,而且式樣特別土氣,大兵穿在身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剛剛進城的農民。萬幸的是老板并沒有以貌取人,而是給了大兵一個試用的機會。大兵沒有讓老板失望。生性幽默的他一上舞臺,就進入了角色。他一邊插科打諢,一邊表演節目,令起先還對他表示懷疑的老板刮目相看。散場后老板滿意地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不錯,明天來的時候記得換件別的衣服!”1991年,主持人大兵的身價已經由當初的每場5元升到了15元,整整翻了三倍。但這時要畢業的他卻放棄了眼前的一切,毅然選擇了去湘西某部隊當了一名文藝兵。1994年,大兵從部隊轉業,因為普通話說得特別標準,便被安置到了長沙市“星沙之聲”廣播電臺做主持人。大兵主持的是一檔叫做《幸運在午間》的節目。應該說這份工作還是很不錯的,但他很快就厭倦了。他覺得做電臺主持人與聽眾之間有一層隔膜,不像當演員或者做歌廳主持來得直接。
1995年底,大兵突然接到奇志的電話,問他有沒有興趣和自己搭檔說相聲。大兵一聽激動得跳了起來,他們當即約在上大垅的一家小酒館里見了一面,兩個人推杯換盞,談得十分投機。當時的奇志在長沙另外一家歌廳做主持,也是復員軍人,在部隊時曾是專業的相聲演員,對相聲表演有很深的研究,奇志認為現在長沙的歌廳主持人魚龍混雜,競爭特別激烈,要想在歌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絕招。而他所能想到的絕招便是:說相聲。奇志一番話說到大兵的心坎里去了,第二天他就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辭去了電臺的正式工作,也放棄了在歌廳做主持的兼職,準備一門心思說相聲。當時大兵在歌廳做主持的出場費是每場100元,而相聲演員的出場費只有30元。大兵同時放棄電臺主持和歌廳主持這兩樣熱門又高薪的工作,選擇冷門相聲,幾乎所有的人都說他有病。1996年,湖南經濟電視臺開播,準備推出一檔娛樂節目。負責人范軍找到大兵和奇志,極力邀請他們跟經視簽約,在每期的《幸運3721》欄目里表演一段相聲、一段雙簧。當時大兵已經有十多個成熟的節目,正想通過電視臺表演給更多的觀眾,于是雙方一拍即合。之后,大兵和奇志便隔三差五地在這個節目中說相聲、演雙簧,把全省觀眾逗得樂不可支。湖南經視的領導見觀眾越來越喜愛這倆“寶貝”,便又與他們續簽了《幸運97》《幸運98》《幸運99》的演出合同,并且聯合出版社給他們出版了一套VCD光碟——“奇志碰大兵”。此光碟剛剛面世,就遭到了瘋狂的盜版,一時間,正版加盜版,發行量竟然超過了一百萬。于是乎,在商場,在路上,隨便瞟一眼誰家開著的電視,幾乎都能夠看到這兩人在說學逗唱……
然而,大兵沒有滿足已有的成績,他在為南派相聲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終于,大兵迎來了和新搭檔趙衛國在武漢的首次亮相。他承認了自己“到武漢發展”的說法,并將前晚的這場演出稱之為打開武漢市場的“投石問路”之舉。之所以選擇武漢,他列出了兩大理由,首先是武漢的文化市場吸引了他。在他眼中,武漢城市大,人口多,而且有很多熱愛曲藝的觀眾,這是一個強大的磁場。而在長沙,觀眾太熟悉自己了。他說,“長沙的觀眾從骨子里了解我,他們的熱烈讓我近乎麻痹。我在長沙擁有太多的掌聲,太順了就會越來越不客觀,我自己都有點害怕這種狀況。”而相對于長沙來說,武漢的市場規模更大,觀眾也更加投入。因此,武漢在大兵眼里是一個不一樣的全新環境,對他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在談到新搭檔、武漢知名相聲演員趙衛國時,大兵說:“趙衛國是個很執著的人,也非常敬業,我們在藝術觀點上有很多共同之處。”大兵介紹說,自己以前常常來武漢演出,剛開始跟趙衛國也就是認識,沒什么往來。后來有機會交流過一些看法,覺得兩人之間很有默契,在藝術觀點上很有共同語言,就決定在一起合作了。
目前,大兵和趙衛國的配合漸入佳境,一次采訪中他把“崇拜趙衛國”這句客套話說了很多次。他說,目前他學的武漢話,就是“趙衛國”三個字很像,新搭檔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可想而知。現在,他們定位全國,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一上去就是一口長沙話,雖然湖南觀眾會有落差,但相對于全國觀眾來說卻是一個新的變化。在談起同新搭檔的合作時,大兵興奮地說,趙衛國是個很明白事理的人,也很懂我,知道我們之間應該如何配合。他的包容性比我要大,到目前為止我們合作很愉快。但我們也會有互相的交鋒。他會就一些問題直言不諱地說出想法,我也會提出我的意見,好在我們都能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都是在藝術范圍內的討論,我們都是成年人,很能夠互相包容。
在談到如何處理與搭檔、朋友之間的關系時,大兵堅定自己的看法:“我希望別人占強勢,這樣的話,我就能省點勁。占強勢是很累的,很痛苦的,跟著混是最好的。如果別人比我厲害,我當然跟他混。他如果站得比我高看得比我遠,我當然聽他的。這個問題我和趙衛國處理得很好,至今沒有發生過什么沖突,他是很會處理關系的人。我不喜歡朋友之間那么‘膩’,友情這個東西,是奢侈品,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保持適當的距離,可能會是最好的方式。與我交往的大部分朋友,都能夠理解我這種處事方法,在幾次善意的拒絕后,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明白。當然我的搭檔、徒弟會更加親密,因為我們交心的機會會更多。我會保持好與每一個人之間的關系。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之間的關系我會處理好。”
任軍(大兵)
男,漢族,1968年11月生,民盟盟員,湖南省話劇團副團長兼喜劇團團長,湖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
自編自演了100多個相聲段子和幾十個雙簧作品,編創和主演了以《奪寶熊兵》為代表的相聲劇、電視劇上百集,主持了湖南經濟衛視《超級英雄》、湖南衛視《誰是英雄》《以一敵百》等節目,參加了《一笑治百病》等電視片的拍攝。曾獲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曲藝節曲藝創新獎、中央電視臺相聲大賽“最佳捧哏獎”、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二等獎等。
熱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中國曲藝家協會“送歡笑、到基層”慰問演出等活動。被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湖南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
(編輯:歐陽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