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馬秋華:從事教學我很幸福

      時間:2011年12月06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裴 諾

        “北京的德藝雙馨評選我是惟一一個獲獎的教師,而中國文聯的德藝雙馨評選我們學校就有三人入選,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關懷。獲得這個稱號不僅是我們這些在幕后的個人榮譽,更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談及去年獲得第五屆北京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近日又得到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身為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的馬秋華嘴角帶著笑意、眼里透著慈愛……采訪中,記者深刻地體會到馬秋華作為教授的細心和周到。 

        恩師帶我走上講臺

        “我小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那會兒,天天唱革命樣板戲,我12歲演阿慶嫂,在江蘇連云港市就出名了。到中學時演《海港》里面的方海珍,還演過《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好幾部樣板戲。所以每天唱的都是這個。我8歲的時候還開始學彈琵琶,共學了8年。在中學時還參加過歌舞團演出,唱蘇州評彈《蝶戀花》等。”馬秋華是當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學的。當時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藝術學院先后錄取了她,最終拜在南藝的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黃友葵教授門下。馬秋華入學后的起點就高于許多同齡的學生。“當時我唱歌的時候,有一個音符不對,老師都不會讓我過關,她是非常嚴格的。”今日,馬秋華不僅受益于恩師的栽培,還繼承了黃友葵嚴謹的教學方法。“我覺得,我不僅從老師那里學習到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到了她對待專業和學術的認真、嚴謹和執著精神。”1980年,她在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聲唱法比賽中一舉獲獎。兩年后,馬秋華以全優的專業成績畢業,當時中央樂團等單位向馬秋華發來了工作邀請,但已近80高齡的黃友葵很希望她的關門弟子馬秋華能留在身邊。反復思量,馬秋華選擇了默默無聞的教室,同時從事美聲、民族、通俗3種唱法的教學研究,一干就是30多年,為中國美聲、民族、通俗諸多領域培養了戴玉強、王瑩、王莉、韓延文、薩仁呼、張邁、白雪等一批批觀眾喜愛的歌手、明星、歌唱家。 

        馬秋華坦言:“我一直從事聲樂教育這個職業,非常愉快、幸福。我教過藏族學生索朗旺姆和阿斯根,在教他們的時候,自己也學到了一些西藏歌曲演唱的韻味和風格;我在教蒙古族歌手薩仁呼時,學到了蒙古族歌曲短調、長調是怎么演唱的。”對馬秋華來說,教學是她的樂趣所在。每次課堂上發現學生的問題,就會思考如何去解決它。解決之后,勝利感油然而生,心情非常愉悅。 

        學生個性必須張揚

        “都說聲樂教學要發展,要創新,怎么去發展?怎么去創新啊?我說,聲樂教學要發展,要創新,就一個字:教。因為你要教不同的學生,你教的越多,辦法也就越多,這不就發展和創新了么。要創新就不能停止教學,教的越久,總結經驗就越多、教學手段就越多。” 

        馬秋華一直主張按照個性發展學生。“要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發聲方法的前提下擁有自己的演唱特點,這是最重要的。”戴玉強是馬秋華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培養的第一批學生,“戴玉強是一位非常全面且難得的男高音演員,他真正到專業院校學習聲樂,是1991年從軍藝開始的。剛開始,我給他安排演唱了一些民族聲樂作品,整整唱了一年,增強了他演唱的色彩。然后,又開始唱一些美聲作品,就游刃有余了。”“青歌賽通俗唱法第一名姚貝娜此前學習民族聲樂,可是她非常喜歡流行音樂,想唱通俗。后來我考慮再三,還是覺得應該讓她按個性去發展,她喜歡流行的,又有民族的功底,發展空間會更大。”1998年,在中國音樂學院入學考試中,王莉專業排名第17,由于學校只有15個名額,她成為擴招入學的兩名考生之一。入學后,王莉十分珍惜這難得的深造機會。可是因為那時她的聲樂程度非常淺,所以很難得到一般老師的垂青。后來,她向系里提出,希望跟從中國音樂學院外聘教授馬秋華老師學習。馬老師沒有拒絕這個不被看好的學生,她覺得王莉嗓音純凈,樂感極好,只不過程度淺,不善于表現,入學時,王莉唱的是《二月里見罷到如今》——一首地道的民歌,她本人和父母也都希望她將來能唱民歌。可是,馬秋華對王莉進行深入分析后,認為她的綜合條件不適合唱民歌,如果去唱美聲,隨著對科學發聲法、演唱技巧掌握和藝術修養的提高,加上她純凈的嗓音、內秀的性格和健康的體格,一

        定能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王莉具備相應的專業基礎的時候,馬老師又提出了新的教學思路——“尋找自己”,即尋找自己的演唱個性。馬秋華常常告誡學生:聲音一定要有自己的色彩,不能模仿、不能硬唱,只有與眾不同的聲音才會被別人記住。“大家唱同一首歌,一定要有自己的處理和想法。但現在很多歌手演唱別人的成名作都在模仿,這是最沒出息的演唱。” 

        馬秋華堅信培養學生就是要保留個性,因材施教。馬秋華還非常強調學生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的培養。她鼓勵學生多去看畫展,交響樂、民樂、戲曲也要涉及。 

        教學需要不斷鉆研

        馬秋華在2003年和2008年出版了教學理論和實踐的DVD,這里面涵蓋了比較多的內容,選的是這幾年來國內外的一些獲過大獎的學生上課時候的練聲、輔導,她講的理論,給學生上課的內容,其間還出了《月光戀》個人的演唱專輯。“好的聲樂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伯樂,要有一雙伯樂的慧眼去發現最有價值和潛力的可塑性人才,然后就是你的專業水準、教學方法和技巧。我計劃每5年出一部教學示范。這樣做是要推陳出新,出新作、新人、新理念。因為我們聲樂的教學是一對一的,每一個人上課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不同的學生講課,就會出一些新的不同的東西。教學就是一個慢功夫,需要一生堅持去做的一件事,而且可能一生時間都不夠用,要不斷地鉆研、追求、完善。”

        (作者為《中國藝術報》記者)

         馬秋華

        女,漢族,1958年1月生,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教授。

        從事聲樂教學和研究工作20多年,出版發行了6部美聲、民族、通俗3種唱法的教學DVD,在中央電視臺《新視聽》《音樂告訴你》欄目錄制了20期現場“聲樂教學”及講座節目。培養學生中有8名獲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獎。多次擔任中國音樂金鐘獎、文化部文華獎、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評委。

        多次到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慰問、輔導部隊戰士及文藝骨干,連續多年義務為邊遠地區少年兒童培訓輔導;熱心資助、培養家庭困難的學生。榮獲全軍育才突出貢獻獎、北京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關心兒童事業”突出貢獻獎、全國少兒音樂藝術十佳貢獻獎等。


      (編輯:歐陽文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 一本本月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