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瘦身,更要強體——從江蘇省書協精簡主席團組成人員說起
誰的瘦身,能引發整個文化界的關注,并且不似那些女明星的詭異方法那樣令人害怕?答案是書法家協會。
與2013年初陜西省書協換屆產生11位名譽主席6位顧問35位主席團成員及10位副秘書長所引發的風波不同,年末江蘇省書協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孫曉云和徐利明、李嘯、王偉林組成的一正三副主席團,精簡到有些“單薄”,卻引起一片好評,亦被媒體視為“成功瘦身”而“震動全國”。
遍覽當今各級書協組織,主席團人員少則十幾位,多則二三十位,甚至四五十個主席、副主席,這些對書法人而言,都已是見怪不驚的平常事;機構臃腫、行政化烙印深刻,導致協會毫無活力、工作嚴重低效,有人評價為“唯上唯書不唯實”,甚至有些藝術機構成了藝術家頭上的“二政府”而遭受不少詬病。
為了改變衙門作風和機關化傾向,建立務實高效的協會工作機制——如何快速“減肥”,是近來書法界熱議的事項。就如新當選的江蘇省書協主席孫曉云所展望的協會工作愿景:淡化商業屬性、強化藝術屬性;淡化官方色彩、強化服務功能;鼓勵書法家不僅為人民幣而創作,更為人民而創作,不僅為展廳而創作,更為客廳而創作,不僅為評獎而創作,更為百姓而創作——組織藝術活動、進行學術研究、服務會員發展、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協會減掉體重中過多的“水分”,但還需要增加職能范圍內的份量。
其實,協會的“瘦身”,不是簡單的數字上的減少——在精簡人員的基礎上,更需要的是“增”——調整完善文藝家協會的職能,增強其服務能力,在“瘦身”的基礎上“健身”,是協會角色轉型的關鍵所在。
減掉水分,增強機能,這樣的“矛盾”要使之和諧共生并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對文藝家協會而言,主動尋求自我身形——自我角色的轉變至關重要,而“瘦身”,只是決心和信心體現的重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