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看到各電視臺的收視率統計經常有一頭霧水的感覺,比如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2013快樂男聲》同時宣稱自己是“收視率第一”,雖然數據都來源于央視索福瑞,但依據的卻是不同的數據基礎,“快男”節目組采用的是索福瑞全國網的統計數據,而“好聲音”節目組采用的是索福瑞46城的統計數據。
據央視索福瑞公司介紹,相對于城市網數據,全國網的抽樣方式更為隨機、更全面、涉及人口更多,囊括了城市鄉村兩方面市場。正因如此,同一個節目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參數的改變之下,其顯示結果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不同的數據基礎,導致了不同的排名情況。誰都想爭第一,不想做第二,于是,便出現了兩個電視臺都宣稱自己節目“收視率第一”的怪現象。收視率也許是電視臺爭奪市場的一大“法寶”,以致有的電視臺在數據上不惜造假,帶來收視率“虛高”的亂象。說到底,無非是受利益驅使,想通過收視率擴大本臺的影響,吸引廣告,最終達到創收的目的。
但是觀眾真的關心究竟誰是第一嗎?觀眾在拿著遙控器“掃臺”的過程中,看的不是數據,而是每個臺的節目內容,最后會停留在哪個頻道,全憑節目質量做主,電視臺與其在收視率上煞費苦心,倒不如多放些心思在節目制作上。(孫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