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忐忑,責任重大”。這是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姚明在今年兩會前發表的一句感言。雖然時下名人當選政協委員引發眾多討論,但姚明表達的參與態度卻讓人眼前一亮,在這番感言之外,姚明還公開承諾:爭取全程參與今年的兩會,并將提交自己關于體育與教育的首份提案。
曾有人把每年名人濟濟的政協會議稱作“名人堂”。在人民政協的廣闊舞臺上,社會各界的“名人”委員,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在社會各界、各行各業的影響力、號召力以及模范作用不容小覷,是社會各界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當選政協委員代表公眾參政議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在每年的兩會當中,總有一些“名人”委員因各種原因疏于履職,或遲到早退缺席會議,招致公眾質疑;或抱著“打醬油”的心態,“三年不發言,五年不提案”;或提出一些質量低下的雷人提案,叫人哭笑不得。他們的不熱心、不專業、不作為,既浪費了代表公眾參政議政的珍貴機會,也有損“名人”政協委員的社會形象,公眾對此頗為反感。
與此前的一些“名人”政協委員不同,姚明對待這個新身份的態度非常認真、誠懇。據此前上海的媒體報道,去年1月,姚明在參加上海市十一屆政協舉辦的新任委員學習培訓班時,因為害怕堵車耽擱時間,竟提前一個小時抵達現場,而且在為期五天的會議中也從未缺勤。姚明的感言和行為表達了他對待公共權利的態度,也表達了他對政協委員職責的理解。“心情忐忑,責任重大”是對自己當選政協委員的負責,也是對代表人民參政議政的負責。
當選政協委員對于個人來說是一種榮譽,對于社會則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在榮譽與責任的天平上,責任永遠重于榮譽。政協委員代表公眾參政議政,只有時刻“心情忐忑”、對公共權利心懷敬畏,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切實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真正為國家的發展大計出謀劃策,為百姓的衣食住行奔走疾呼。
筆者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政協委員在代表公眾參政議政時能夠“心情忐忑”,對公共權利心懷敬畏,提出有價值的提案議案,真正反映社會群體的問題與需求,發揮應有作用。只有這樣,代表委員才能得到人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