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1年要求全國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小學三到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開設一課時書法課。今年2月初,又印發《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每一個學生達到規范書寫漢字的基本要求。這些舉措對于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普及,促進漢字書寫的規范化具有積極意義。然而中小學書法教育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較之其他藝術教育尚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是:
一、由于多種因素所致,中小學生的書法教育課停頓三十多年,書法教育“斷代”的影響已凸現出來。在今天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信息時代,人們認為花費時間練字費時費力,習慣使用電腦的時間遠遠多于執筆寫字,提筆忘字已經是很多國人書寫漢字時的常態。
二、雖然書法教育已形成從小學到大學本科、碩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格局,但各類書法人才的培養情況并不平衡。在全國中小學開設書法課所面臨的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專業書法教師的嚴重短缺。這已成為制約中小學書法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并且短期內很難有所改變。
三、由于種種原因,書法在辦學方面落后于其他藝術門類。例如全國有中央美術學院等多所專業美術院校,而專業的書法學院至今尚無一所,更談不上國家級的書法學院。培養書法專業人才的途徑不暢,書法專業人才的水平難以提高。這與書法藝術的歷史地位和現實作用形成強烈的反差。
這些問題都是長期積累的問題,應引起社會各方面的足夠重視,并逐步提到工作日程上來。結合我在中國書協多年的工作實踐,我建議:
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呼吁黨和國家,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書法事業,充分認識到書法藝術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獨特作用。通過中國書法進萬家、創建命名中國書法名城(之鄉)等活動,力促把書法事業納入到各地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文化強省、強市、強縣的重要內容來對待。
為書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書法藝術后繼有人奠定基礎,形成源源不斷的后備大軍。在全國中小學積極開展“從小寫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主題活動,通過捐建命名蘭亭學校,打造蘭亭學校品牌。為普及書法教育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盡快建立中國書法學院,加快培養書法教育的專業人才,不斷輸送中小學書法教師。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開通書法教育遠程(視頻)網絡,傳播書法教育,創造中小學書法教育的良好環境。
組織引領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擔當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校外輔導員。特別是要動員中國書協會員組成志愿者隊伍,經常不斷地深入當地中小學進行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