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辛苦打工,掙得兩萬元,一夜之間就輸了個精光,家里鬧得雞飛狗跳。這是大年初三發生在江西一山村的真事。據媒體報道,當地過年期間,缺乏文體活動,鄉村打牌賭博風氣盛濃。
小時候每到春節,從大年三十晚上起,村里的男人們便會聚在一起賭博。我們作為小孩子,也經常會參加,雖然賭得不大,卻也樂在其中。那時,我們真沒覺得不妥,好像過年不賭幾把,就缺少了啥似的。后來全家進城定居,每年春節也不回鄉下,便淡忘了這事。誰知這么多年過去了,鄉村還在延續著過年賭博的“傳統”。
要說村里人嗜賭,也不盡然。因為,他們平常并不賭,而是一心撲在干活掙錢上。可他們一到年關就賭,甚至將賭博當成了一種“年俗”,還是非常可怕的。一方面,終究擾亂了公共秩序,觸犯了相關法律。另一方面,多多少少會助長不正之風,甚至導致某些人因此染上賭博惡習。更關鍵的是,會對孩子們造成不良影響。
結合媒體報道情況看,賭博成為“年俗”,并影響家庭和睦的現象,在各地很普遍。這值得各方關注與思考。如何引導農民文明過春節,值得各級政府動腦筋。尤其是現在的農民富了,心態也變了,那些傳統的過年習俗,他們已經不感興趣。相反,好多人卻以賭博取樂。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新農村建設。此現象不改變,非常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