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的鈴聲是我的災,軟軟的席夢思上夢正嗨,什么樣的早晨是最呀最破壞,什么樣的歌聲才是最厲害……”元旦的3天小長假已過,但換來的卻是8天超長工作日,不少網友表示“淚奔”、“吃不消”、“不劃算”,甚至有網友把《最炫民族風》改成了這首“最炫上班風”。調侃的歌詞,歡快的節奏,折射的卻是人們對“中國式休假”的無奈。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關于今年的放假安排剛剛公布之時,元旦假期的調休方案就引發了一輪網絡熱議,網友直呼“太不人性化”、“最悲催”,甚至有律師提出節后的8天上班其實違反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中國式休假”,無論是官方的調休方案,還是民間流傳的各種日歷表情與拼假攻略,在世界范圍內不敢說絕無僅有,也絕對當得上“最炫民族風”之一。只是,這個“最炫民族風”,與在2012年火遍全球、號稱“地球人已無法阻擋”的《最炫民族風》帶給人們的無限笑聲相比,卻實在有點讓人樂不起來。如今,“最炫民族風”成為“最炫上班風”,更加凸顯中國人假期的“奢侈”和對休假的渴望。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實要求并不高,保證他們的休息權,科學合理地安排休假,應該成為一種最基本的底線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