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網絡春晚海報。
潘魯生供圖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春節”受到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網上拜年送祝福成為新的社交方式;借助網上直播、云上展廳等,博物館、圖書館開展多彩線上活動;各大景區開展線上旅游,向人們提供沉浸式游覽體驗……精彩紛呈的網上活動沉淀為新年俗。其中,網絡春晚更是通過網絡化、年輕態表達,展現了朝氣蓬勃、青春激揚的精神風貌。
文藝創作要堅持守正創新、傳遞精神力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網絡春晚以“一起開新,共造未來”為主題,以“開新圖鑒”為串場線索,將一個個充滿時代感的故事呈現在舞臺上,使觀眾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當代中國青年的昂揚風貌和奮斗姿態。活力唱跳開場秀《開新無限》匯聚青年代表,以視頻通話形式瞬間熱場。《我的家鄉最閃耀3.0》用傳統民族舞、潮流街舞等多種舞蹈形式,充分彰顯民族文化魅力和地域發展活力;《瀟灑走一回》聚焦煙火氣十足的日常瞬間,分享普通人奮斗圓夢的故事;《五秒鐘》則借由魔術形式,讓網絡熱度頗高的人工智能繪畫登上舞臺,講述“5秒鐘有百萬人通過互聯網下單,5秒鐘有4.3萬枚中國芯片出口海外”的斐然成就。
晚會體現了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對時代化表達的不斷求索。新型京劇視聽秀《紅妝》將中華戲曲與交響樂深度融合,讓京劇表演更具震撼力;花腔音樂秀《霧里》實現花腔與青春流行的跨界交融,彼此相輔相成,助推藝術“破圈”;情景文化舞蹈秀《醉墨淋漓》從故宮博物院與央視網共同孵化的“國子文脈”展覽汲取靈感,以剛柔并濟的古典舞來講述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奪筆”故事,演繹書法名作《三希堂記意圖》背后的文脈傳承;兵器創意展演秀《出招》為觀眾藝術展現了唐刀、漢劍、單手扇、三截棍與子午鴛鴦鉞等,表現中國兵器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文藝作品在活力四射的創新表達中,拓展著中國氣韻的藝術想象。
晚會通過文化與科技相融合,放大審美共情和社會正能量。科技進步給文藝創作帶來新的可能。這臺網絡春晚通過人工智能作畫、跨屏視覺互動秀等技術呈現開放式空間,運用舞臺升降裝置、超寬幅開合屏、數控放射燈陣打造震撼人心的舞美,在科技范兒十足的舞臺上演繹賞心悅目的節目……網絡春晚通過“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網聚正能量,共繪同心圓,實現與觀眾之間的共情共鳴。
從對時代風貌與平凡生活的匠心呈現,到傳統文化與當代元素的有機融合,我們期待看到更多文藝作品,在網絡舞臺上別開生面地精彩呈現時代氣象,展現當代青年的奮斗精神,為奮進新征程加油鼓勁!
(作者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