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韻芬芳 詠頌中華】王岳川:大國崛起 傳遞中國文化最強音
編者按:
“讓優質文藝飛入尋常百姓家”,《藝術公益大講堂》由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聯合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和光明網制作推出,旨在凝聚文藝名家共同開展優質藝術資源共享、知識普及和藝術教育,創新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打造適應互聯網時代藝術傳播規律的網絡公益精品節目,搭建美育普及平臺。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藝術公益大講堂》推出“藝韻芬芳詠頌中華”特別節目,共話70年文藝發展歷程,展望美好未來,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本期嘉賓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論室主任、教授王岳川。
王岳川,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長期從事文藝美學、西方文藝理論、當代文化批評和文化戰略的最新研究和教學。作為著名的書法家,王岳川堅持書法是中國文化輸出的第一步,他所堅守的文化書法在理論和實踐中,向世人彰顯出中國美學精神的力量。回顧中國文藝七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王岳川感慨良深:
從推崇西方到樹立自信 中國文藝日趨成熟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文藝發展迅速。我們可以看到從最初的“英語熱”轉到“漢語熱”。從模仿西方的現代派到開始找到中國的敘事方式。從崇尚西方的諾貝爾獎到現在大家不太在乎它了,而是重視自己的創作,自己靈魂的塑造。可見中國的文藝一天天成熟起來,從過去有一點點的崇洋,到現在開始重視中國立場,中國地基,中國身份,中國思維。
設立有影響力的國際大獎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中國的文藝開始到了豐收階段,在新思想,新時代,新文藝的思潮下,我們應該作出更多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事情。我們應該出現更多的國際電影獎,國際書法獎,國際小說獎,國際文學獎,它一定會成為世界的風向標。在文化上我們應該為這個大國喝彩,在精神上為它做“清潔”的工作,讓共和國文化迅速成為大國的文化,正大氣象。
文化領域人才輩出 努力結出豐碩成果
從我的專業來看,有這樣一些大師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們會成為全世界所共享的資源。他們是錢鐘書、季羨林,著名的美學家宗白華、朱光潛、李澤厚等等。作為一個學者,我相信今天的很多學者已經超越了民國的學者。1977年參加高考的新一代的學者正當盛年,當他們到了晚年,到了八九十歲的時候,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我希望我能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我一定拿出最豐碩的成果,來報答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向偉大的祖國獻上真誠的祝福。祝福祖國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