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刻畫符號”是不是“文字”急不得
考古學者遇上了新聞記者,可謂慢郎中遇上了急驚風。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考古出土的器物上發現大量刻畫符號(見右圖),正在論證中,媒體卻已報道這是早于甲骨文1000年的中國最早的原始文字。
中國甲骨文距今3300多年,比蘇美爾和古埃及的文字晚約2000年。作為文明古國的后代,聽說發掘出五六千年前的文字,可與蘇美爾和古埃及文字分庭抗禮,從感情上比較容易興奮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古陶器、古巖畫上發現五六千年前的先民刻畫的符號,這在我國的考古史上并非新鮮事。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在裴李崗文化到商代前期的器物上,就發現許多與商周甲骨金文構形相似的“刻畫符號”。1952年,在陜西西安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6000年的陶器上的30個刻畫符號。此后,類似符號不斷被發現,如2009年,延安黃龍發現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遺址中意外發現一塊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器殘片,共有十二個燒制前刻好的符號,筆畫酷似現今的英文字母,或者羅馬數字符號。
對類似刻畫符號,郭沫若曾認為“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但這些“刻畫符號”是不是文字,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每器只有一個符號,難于證明是記錄語言的文字。
至于這次平湖莊橋墳遺址,共有240余件器物上發現了刻畫符號。報道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欣喜地說,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單體刻畫符號那樣孤立地出現,而是可以成組連字成句。但究竟專家讀出了什么意思,是否經得起反復驗證?我從媒體的報道上看不出來。
在平湖莊橋墳遺址之前,全國各地也多有宣稱發現中國最早文字的考古報道,最后也都不了了之。這次,我們且不要這么著急,讓學術界慢慢地研究論證吧。
遠古先民什么時候創造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固然重要,但現在和今后的中國文字將會繼續創造出什么文明,對我們來說或許更值得期待。
(編輯:蘇銳)
· | 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當加強 |
· | 民俗攝影:走出浮華,深入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