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陰山北麓發現“仰韶文化”遺址
時間:2014年05月21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高平
記者高平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博物館了解到,今年4月,考古專家在察右中旗庫倫蘇木克力孟嘎查的一處古遺址,發現了部分遠古時期的殘碎石器。經初步鑒定,該遺址為距今約55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廟底溝新石器時代遺址。
該古遺址位于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庫倫蘇木克力孟嘎查北約500米處,坐落于陰山山脈北部的淺丘陵地帶,其南面為東西走向的丁計河。遺址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遺址分布于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100米的范圍內。地表大部分裸露原生沙石土,部分凹地留存有灰褐色的文化層土,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器殘片和極少量的碎陶片。石器以磨制石器為主,兼有一定量的琢制石器,種類有石斧、石磨、石磨棒、石鏃、石核和刮削器等;陶器有紅陶缽等。同時挖掘出土有大量碎瑪瑙和火山石。
此處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烏蘭察布市境內繼陰山以北的商都縣章毛勿素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后,又發現的一處同一個時期的遺址。專家介紹,該遺址是本地區早期遺存的重要發現,也是在陰山山脈輝騰梁北部地區首次發現。充分說明當時廟底溝文化王墓山下類型文化人群已進入到了北方草原地帶,同時也反映出當時該地區自然環境較適宜于農耕業的生產狀況。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