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 交易額首超百億
4月23日晚,隨著7人國際評委會評出的“天壇獎”各獎項陸續公布,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幕。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李春良說,一個成功的電影節,應具備評價(評獎)、交易、交流、合作四項功能。今年報名參加“天壇獎”評選的有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的837部影片?!半娪暗谋澈?,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間的溝通。通過電影載體實現對話,非常重要。”
“電影節不僅是電影人的聚會,也是電影觀眾的節日?!崩畲毫急硎?,評判電影節是否成功,要看是否促進了電影文化共享,這與電影的專業性并不沖突。
電影消費更加多元
今年的電影節北京展映單元共有260部影片,從來自全球六大洲79個國家和地區的1520部影片中遴選而生。展映點分布在北京全市的30余家合作影院及學術機構。國產影片每場20元,國外影片每場40元,巨幕影片為每場80元,比平時更便宜。
“這個周末要泡在中國電影資料館了?!币恍╇娪皭酆谜吲d奮地“抱怨”。中國電影資料館將精華影片都安排在了周五至周日,其中不乏《地下鐵》《泡沫人生》等經典之作。
“電影最怕無人喝彩。”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電影節要讓電影能夠找到合適的觀眾,讓觀眾方便地觀賞電影。一方面讓公眾共享文化成果,也有助于培養能夠理解、接受實驗性電影的高端觀眾群體。
除了看電影,北京電影節還為觀眾提供了體驗電影科技、感受電影文化的機會。今年的電影嘉年華活動,共有“電影與設計”“電影與科技”“電影與音樂”三大板塊。在這里,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影片配音、摳像技術處理等電影制作環節。嘉年華承辦方北京歌華文化創意產業中心主任曾輝說:“互動性、娛樂性、體驗性是嘉年華三大特色,都是為了讓觀眾享受電影樂趣、體驗電影魅力。”
歌華集團影視總監李艷認為,嘉年華的火熱,說明電影消費更加多元。不僅是電影本身,衍生品也是電影愛好者青睞的對象。“在好萊塢,電影是火車頭,衍生品開發能在電影放映之外帶來大量收益,擴大影響?!别埵锕庹f,電影節能為國內電影生產企業、制作人員提供衍生品創作、開發方面的啟示。
國際展商首次超過國內展商數
電影節期間,中法合拍片《狼圖騰》舉辦媒體見面會,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惟妙惟肖地模仿狼的動作。
北京電影節已成為一個難得的展示平臺。短短8天里,數十部電影先后舉行發布會。
在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電影國際深度合作,要有不同文化上的融合,離不開有價值的好故事”成為共識。作為電影節的交易板塊,歷經3天6大板塊活動的“北京電影市場”,19日舉行簽約儀式。32個項目簽約,涉及資金總額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5.21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20%,創中國電影影展交易之最。簽約項目中,電影投資制作項目38.03億元,比上屆增長22%;影視院線、影視基地、文化地產建設項目34億元,比上屆增長13%;新增的電影基金項目累計簽約額達23億元,影視素材庫等項目達10.17億元。
“電影市場”主要分為要素市場和創投平臺兩大部分。電影市場項目主任陳彩云介紹說,要素市場可實現電影全產業鏈五大環節的20多項要素的交易,創投平臺則專注于篩選優質電影項目,為之提供全產業鏈服務。電影要素交易平臺重點推介“后期制作與技術”“電影外景地”,僅“后期制作與技術”這一要素就引來了50多家公司參展。
國際元素更加濃重。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趙志勇介紹,先后有來自24個國家的724個電影企業和機構報名參加北京電影節“電影市場”,最終受邀參展廠商248家,其中國際展商125家,首次超過國內展商數。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