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絲綢之路成果豐富 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時間:2014年04月10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楊雪梅

      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絲綢之路考古成果豐富 學術價值涵蓋多個領域

       

        從左至右為石鼓山墓地出土的犧尊、文峰塔東周墓地出土的銅燈、紀王崮春秋墓葬出土的玉戈、兔子山遺址出土的西漢初年文書檔案、老官山漢墓出土的人體經穴漆俑。

       

        從左至右為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出土的“關”字款銘文磚、渭橋遺址發掘現場、隋煬帝墓出土的雙人首蛇身俑、石渠縣發現的吐蕃時代石刻、景德鎮南窯唐代窯址出土的醬釉腰鼓。

        9日,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陜西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等從入圍的25項考古成果中脫穎而出。這十大考古發現填補了多項學術空白,所展示的學術價值是近些年少有的。

        陜西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

        古代青銅文化的精彩亮相

        石鼓山墓地位于寶雞市區正南的渭河南岸臺地上,共清理出墓葬15座,出土了各類文物共計230余件(組)。其中,出土的92件青銅禮器,不僅數量多,種類豐富,而且鑄工精湛,裝飾綺麗,也不乏形制新穎、造型異特之器,或屬罕見器或首出,皆彌足珍貴,不僅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稱陜西乃至全國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發現。

        點評:兩座中型墓是高領袋足鬲文化迄今為止發現的等級最高的墓葬。

        湖北隨州文峰塔東周墓地

        曾侯丙墓重構曾國歷史

        隨州文峰塔東周墓地發現的曾侯丙墓墓坑平面呈亞字形。該墓早年曾遭盜掘,唯東室未被盜掘,出土有鼎、簋、簠、鬲等70余件銅禮器。根據墓葬規模和出土銘文推斷,應為一代曾侯墓葬,墓主為曾侯丙。根據銘文可知,土坑墓葬大多為東周曾國墓葬。在M33出土的一件青銅盤的銅梗上發現了眾多清楚的蠟流痕跡,找到了春秋中晚期曾國青銅器失蠟法鑄造的直接證據。

        點評:墓葬的發現對揭示曾國政治中心的變遷及重構曾國歷史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山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

        揭開紀王崮歷史傳說的面紗

        墓葬位于沂水縣城西北約40公里處的“紀王崮”山頂。一號墓為帶一條墓道的巖坑堅穴木槨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屬的車馬坑組成。最大的特點是墓室與車馬坑共鑿建于一個巖坑之中。外槨位于墓室中部,內槨位于外槨中部,在內槨南、北各有一個器物箱。車馬坑位于墓室的北部,殘存獨轅車4輛,每輛車由兩匹馬駕御,在2號車輿內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車載青銅禮器。

        點評:紀王崮春秋墓墓室與車馬坑共鑿建于一個巖穴中,是一種全新的埋葬類型。

        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

        發現簡牘中唯一一例張楚時期實物資料

        兔子山遺址位于益陽市赫山區三里橋鐵鋪嶺社區。遺跡中有古井16口,出土了數量眾多的簡牘。九號井第三層一號簡為秦二世繼位后頒行的文告,為秦二世胡亥繼位后第一個月頒布。“始皇帝”換行頂格書寫,是詔書、奏疏提到皇帝或當時朝代名稱換行頂格的最早文書實例。“張楚之歲”觚出現于八號井,此觚所記“張楚之歲”是益陽當地響應陳勝、吳廣起義,并沿用楚國的大事紀年方法,為考古發現的簡牘中唯一一例張楚時期實物資料。

        點評:九號井第三層一號簡是簡牘發現史上最早的皇帝頒行的文告。

        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出土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發掘地點位于成都北郊天回鎮老官山。出土了9部醫書,其中除《五色脈診》之外,都沒有書名。初步推測部分醫書極有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出土的完整人體經穴髹漆人像,高約14厘米,五官、肢體刻劃準確,白色或紅色描繪的經絡線條和穴點清晰可見,不同部位還有線刻小字,應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

        點評:出土的醫簡與完整的人體經穴髹漆人像對照,對于揭開中華醫學經脈針灸理論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絲綢之路”西行第一關

        漢函谷關遺址位于洛陽市新安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漢函谷關素有“中原鎖鑰,兩京咽喉”之稱,同時,它又是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關,見證了絲路貿易的繁榮興盛。通過目前的考古工作,遺址布局基本明晰:它是一處東西狹長的小型城邑,卡在峽谷之中,東墻與南北山上的夯土長墻相連接。中部有一條狹長的東西向通道,也是唯一的通關道路。根據出土遺物和對遺跡的解剖,可以確定城墻、建筑和古道均為漢代修建。

        點評:漢函谷關遺址的發現,為關隘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也為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陜西西安西漢長安城渭橋遺址

        同時期世界最大的木梁柱橋

        渭橋遺址位于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渭河故道,2012年4月上旬,在魚塘挖沙中暴露木樁,后經調查確認為古橋遺存,編號“廚城門一號橋”。之后,相繼發現“洛城門橋”“廚城門二號橋”等共3組7座渭橋。渭橋遺址的發現地西安,是周、秦、漢、唐的都城所在。城北渭橋是長安城北向、西向交通的關鍵。漢文帝入京繼位大統、張騫出使西域、南匈奴單于歸順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均發生于渭橋。

        點評:廚城門一號橋體量巨大,是同時期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橋,是絲綢之路從漢長安城出發后的第一座橋梁。

        江蘇揚州曹莊隋唐墓(隋煬帝墓)

        隋煬帝楊廣與蕭后最后埋葬之地

        2013年3月,在江蘇省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曹莊房地產建設項目中發現兩座磚室墓,4月中旬,墓葬一中“隨故煬帝墓誌”出土。兩顆牙齒鑒定年齡約50歲。根據出土的“隨故煬帝墓誌”和高規格隨葬品,結合文獻記載與牙齒鑒定結果,確定墓主人是隋煬帝楊廣。墓葬二中,根據人骨和牙齒鑒定,墓主人為年齡大于56歲、身高約1.5米的老年女性個體。結合文獻記載與人骨鑒定的結果,判斷墓葬二的墓主人是隋煬帝夫人蕭后。

        點評:為研究隋唐高等級墓葬形制提供了實證資料。

        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為吐蕃時期佛教考古提供新資料

        2013年,陸續在石渠縣境內發現3處吐蕃時期石刻群遺存,皆是吐蕃時期流行的典型題材和內容。須巴山石刻群是此次新發現重要的文物點,現存石刻13幅,是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一處,題材內容包括古藏文題記和佛教內容圖像,具有吐蕃佛像圖像本土化的典型特征。石刻群為唐蕃古道沿金沙江流域的走向提供了確切的資料證據,把唐蕃古道的走向指向了雅礱江流域,為學術界提供了新的線索。

        點評:石渠縣石刻為唐蕃古道走向和文成公主進藏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

        江西景德鎮南窯唐代窯址

        把景德鎮的瓷器燒造史向前推進一步

        南窯遺址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運輸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碼頭、儲料池以及燒造產品的窯爐等遺跡,再現了南窯唐代制瓷的真實面貌。考古發現全面揭露出一條長達78.8米的龍窯遺跡,是迄今為止考古揭露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跡。窯室內多處部位保留排列整齊的原始狀態的裝燒坯件的支座,對于了解當時龍窯的裝窯量提供了重要資料。

        點評:南窯遺址是景德鎮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瓷業遺存,把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

        (點評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


      (編輯:孫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直播|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无码精品第一页|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