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好聲音”響徹八桂大地
夜幕降臨,廣西容縣容西鎮祖立村立垌屯農民楊萬宗的“鄉土廣播”如約響起。幾乎同一時刻,在北部灣畔,欽州農民羅衍宗的“露天電影”已拉開帷幕;在中越邊境,扶綏縣山圩鎮文化站站長姚文的“唱春?!焙汀安刹杌☉颉眲倓傞_場;而在桂西云貴高原山區,基層宣傳員周順彬正奔走在巡回宣講群眾路線和核心價值觀的鄉村夜路上……
連日來,隨著本報率先推出的楊萬宗30年義務廣播的感人事跡廣為傳播,廣西尋找“最美基層宣傳員”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一曲曲來自基層的“鄉村好聲音”正在八桂大地上此起彼伏。
在容縣,學習宣傳楊萬宗事跡活動已從典型學習進入實踐服務基層百姓階段。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進村入戶,走基層訪群眾,在以身作則當好“基層宣傳員”的同時,在春耕助農、勞動就業等方面解決了一批實際困難,直接受益群眾達1.3萬多人。而成為榜樣的楊萬宗卻深感慚愧,他對記者說:“我義務宣傳了30年黨的方針政策,理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日前,他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期待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在玉林,全市宣傳戰線大力弘揚楊萬宗“扎根鄉土,因地制宜,無私奉獻”的精神,著力建設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層宣傳員隊伍,讓更多的“鄉村好聲音”發揮傳達政策、服務群眾的作用,同時也借此理暢干群溝通渠道,以期聽到更多來自百姓中間的“鄉村好聲音”。
“楊萬宗只是無數優秀基層宣傳員的一個代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距離需要身體力行。近年來,廣西有意識地培養了一大批基層宣傳員,如基層文化站長、鄉村播音員、電影放映員、板報抄寫員、政策宣講員、大學生志愿者等等,他們各自的宣傳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用最樸實的語言,傳遞“鄉村好聲音”。
以楊萬宗典型事跡的推出為契機,廣西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在全區開展尋找“最美基層宣傳員”活動,目前已經涌現出一大批長年默默無聞的基層宣傳員,通過本地媒體的宣傳,這些“有聲無名”的“老黃?!钡氖论E廣為人知。接下來,廣西還將對這些基層宣傳員進行評比、表彰、扶持和培訓,讓“鄉村好聲音”傳播得更遠更久更嘹亮。
本報2011年評選的“最美鄉村教師”、廣西上林縣大龍洞村刁望教學點老師石蘭松說,基層宣傳員身上涌動著蘊藏于人民群眾中的偉大力量,釋放出了新時代農民身上所具有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體現了甘于奉獻真心為民的自覺意識,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
玉林師范學院大三學生張青元假期到農村掛職時,曾專門負責法律法規及政策宣傳工作。他深有感觸地說,一項政策的貫徹執行,需要充分調動老百姓的力量,這就需要基層宣傳員動腦子想辦法,當好政策的“翻譯官”,善于將“大道理”變成“大白話”,一句一句地講給老百姓聽,引著他們朝方針政策指明的方向走。
“新農村建設需要更多的‘楊萬宗’,需要更強的‘好聲音’!”村干部張周慶表示,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好方針能否及時準確地傳遞到農村的旮旮旯旯,關鍵在于我們能否自覺發揮宣傳鼓動作用。我們要向楊萬宗學習,自覺做好“宣講員”,充分調動起人民干事興業的動力,帶領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