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圖書良莠不齊 成為誘人失敗的精神毒藥
一家書店打出了勵志類圖書論斤出售的廣告。王啟明攝
小讀者在江蘇南京一書城挑選勵志書。安 心攝
“正能量”圖書跟風也成風
“跪求推薦幾本勵志圖書。”近來,在豆瓣、百度貼吧等網站上,類似的求書帖子屢見不鮮。在網友給出的推薦書目里,標題中帶有“正能量”三個字的圖書頗受青睞。2012年以來,“正能量”一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相關圖書大量涌現。特別是在《正能量》一書暢銷后,各種打著“正能量”旗號的圖書紛紛出籠。一時間,“正能量”成了心理自助類圖書中的明星。
圖書市場數據公司開卷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度開卷監控的含有“正能量”關鍵詞的圖書共有35種,而這一數據到2013年激增至262種,增長了7倍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書名或主題中包含“正能量”一詞的圖書超過1200種。內容、題材無所不包:從成功勵志到心理撫慰,從職場經驗到人際交往,從演講口才到出國留學,從公司創業到童話故事,乃至炒股和中小學教輔材料也都冠以“正能量”。
這些圖書標題類似,有的只是在“正能量”一詞后加上后綴,比如《正能量:用信念改變自己》《正能量:職業經理人的養成》《正能量:寫給年輕人的99條幸福法則》等。此外,就連封面也驚人地相似。
“這是典型的跟風出版?!敝袊侣劤霭嫜芯吭涸洪L郝振省說,“跟風”是我國出版界的一個老毛病了。他介紹說,所謂跟風出版大致有三類:選題跟風、形式跟風和作者跟風。一種選題暢銷了,相同或類似選題就迅速上馬;在書名、封面、版式、開本等形式上模仿暢銷作品;某位作家的作品暢銷了,就在作者名字上做手腳,用“全庸”來魚目混珠“金庸”是典型例子;此外,某類作家比如美女作家暢銷了、校園作者暢銷了,就迅速推出同類作家的作品。郝振省說,跟風出版難有精品力作?!俺霭嬲呒庇诖钌享橈L車,在內容上七拼八湊,把關不嚴,質量可想而知?!?/p>
一位出版社的編輯認為,相比其他圖書,勵志圖書門檻低,銷售利潤卻比較可觀,大量雷同的“正能量”圖書上市目的正是追逐商業利益。據開卷公司統計,心理自助類圖書的銷售碼洋已經占到社科圖書總體碼洋的18%左右。
“正能量”圖書內容質量堪憂
許多“正能量”圖書都在封面或腰封打上名人推薦語,喬布斯、比爾·蓋茨、奧巴馬、馬云、李嘉誠等政商名人是最常見的推薦者。有些推薦語顯得頗為驚人,比如《正能量:從蘇格拉底到喬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間》一書在封面上寫道:“馬克使用正能量之后30天內,薪水翻了一倍;羅斯使用正能量4個星期后,自己的公司扭虧為盈;朱莉使用正能量兩個月后,成功跳槽到500強企業管理層;艾文實用(原文如此)正能量一年時間里,結識了300多位客戶……”
如果說過度宣傳、虛假宣傳僅僅是營銷上的噱頭,那么內容上的良莠不齊就頗令人擔憂了。
有的“正能量”圖書涉嫌偽書。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的《正能量:做最強大的自己》一書宣稱:“2013風靡世界的心靈勵志書,全球銷量領先的經典之作!改變億萬讀者的心靈頓悟書!”并介紹作者馬登是“正能量的積極倡導者、研究者和踐行者,成功學導師,始終致力于將正能量等成功學理念傳授給每個讀者,傳遞到世界上每一個陽光照得到的地方。撰寫了《沒有什么不可能》《一生的資本》等大量振奮人心的作品,徹底扭轉了億萬底層人民的命運,許多著作被翻譯為多種語言,加印數十次?!?/p>
普通讀者看到這樣的宣傳語一定會以為這是一本譯著,但該書封面上卻寫著:“馬登著”。一位出版社編輯介紹,如果是從國外引進版權翻譯出版的作品,必須在版權頁上注明該書原版書名、作者及出版者;在封面上除了要署上作者的名字外,還要標明譯者。如果只寫“某某著”,通常作者就是國內人士。但記者多方查詢也沒找到國內有這樣一位叫馬登的作家。
不過,美國的確有一位成功學作家叫奧里森·馬登(Orison Swett Marden),寫過大量勵志圖書,有些作品曾被翻譯到中國出版。但記者檢索相關數據庫,并未發現這位美國的馬登寫過書名中包含“正能量”的圖書,而且他也絕不可能寫出《正能量:做最強大的自己》這本書,因為該書第一章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二戰中的德國納粹實驗的故事,而這位美國的馬登早在二戰爆發前的1924年就去世了。
不少“正能量圖書”內容質量堪憂,有的涉嫌傳播偽科學。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正能量:從蘇格拉底到喬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間》一書寫道:“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的時候,產生了正能量和負能量,兩者相等,所以宇宙的能量之和是0。正能量很容易理解,熱能、動能、電能、磁能、機械能中都有它的存在。至于負能量,通常來自于引力,它也往往成為我們所謂的‘阻力’?!薄昂唵蝸碚f,正能量總是在發熱、加速、擴散的,而負能量則是冷卻、減速、收縮的。”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樸云松說:“這段話最大的問題是表述不準確,似是而非。宇宙誕生之初的正能量和負能量與宇宙后來演化100多億年產生的正能量和負能量是不同的,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樸云松說,他平時也注意到一些勵志類圖書使用了正能量等概念,“如果面向的對象是普通大眾,就是為了勵志,說得不夠準確也無妨,但如果是學術或科普作品,這么說就非常不嚴肅,不準確了?!?/p>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勵志圖書的內容是關于“厚黑學”的精神糟粕,教導讀者運用職場上的權謀、算計等“職場成功之道”。當前勵志圖書良莠不齊,使很多人養成了模糊化、淺薄化的思維習慣,已經成為誘人走向失敗的“精神毒藥”。
別把成功寄托在勵志圖書上
郝振省說,跟風出版不但浪費出版資源、生產文化垃圾、侵害讀者權益,而且還破壞讀者的閱讀興趣,敗壞出版界形象,需要有關部門認真抓一抓。
郝振省認為,遏制跟風出版,要從體制和法律兩方面著手。他說,現在出版市場競爭激烈,出版節奏明顯加快,領先推出創新選題就能占得先機。但很多出版社出版資源儲備不足,難以應對當前的市場競爭,為了搭順風車就難免跟風出版。就法律而言,我國現行的著作權法對跟風出版沒有明確界定,圖書的書名、封面、裝幀等沒有納入保護范圍,給人留下了鉆法律空子的機會。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指出,青年學生、職場人士是勵志類圖書的主要閱讀群體,但我國現行教育體制過分看重專業知識教育,對人際溝通、心理調節、自我管理、職業素質等方面的教育缺位,許多青年人在性格培養、與人相處等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困擾和問題。這也是勵志圖書暢銷的原因。
“人人都渴望人生和事業的成功,從書中汲取前人智慧,獲得激勵,這是好事,但我不建議大家去讀這些勵志書?!焙抡袷≌J為,與其讀那些跟風出版的勵志圖書,不如好好讀點名人傳記、理論讀物和精品小說。他說,讀名人傳記可以從前人的奮斗中汲取人生的智慧,讀理論讀物可以鍛煉由表及里、直透實質的分析能力,讀精品小說可以提高審美能力和幫助心理發育。
張頤武也建議,青年人可以多讀些文史哲的著作。他說:“多接觸些這方面的經典,會對人性有更通透的了解,就會成熟些。”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