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議國是:核心價值觀托舉中國夢
時間:2014年03月09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王偉健、楊文明、曹玲娟、錢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民族復興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如何培育和踐行?請聽4位代表的聲音,他們都是全國道德模范或提名獎獲得者。
習近平談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要潤物細無聲,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
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守護公平,社會才能和諧
【人物】
錢月寶,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夢蘭村黨委書記
【故事】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帶頭人、一位民營企業家,錢月寶始終把信譽當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夢蘭集團保持了40年沒有質量糾紛的紀錄,樹起業內公認的行業標桿。
【感言】崇尚自由、平等,市場經濟才有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追求公正、法治,社會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風尚。通過構建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全體人民在共建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越是眾聲喧嘩,越要堅信堅守公平正義。”
從我做起,把人心扶起來
【人物】
鄧前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云南省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鄉村醫生
【故事】30多年來,鄧前堆不顧生命危險,通過距怒江江面30米高100多米長的溜索來往于拉馬底村,為百姓送醫送藥,被當地群眾稱為“索道醫生”。
【感言】形成健康的社會風尚,需要每個公民的協力;打造奮發的時代氣質,離不開億萬人民的參與。選擇了崗位就應該堅守,一名值得尊敬的人起碼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心懷人民,多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辛苦點、吃點虧也就不算啥了。
“積小我為大我,就能把人心扶起來。”
一萬句話,抵不上一次行動
【人物】
李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江蘇徐州人,上海電氣集團首席技師
【故事】1980年,李斌從技校畢業后參加工作,始終堅守一線,在技術攻關上練出過硬本領。2011年,他的攻關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成為現代藍領的楷模。
【感言】文明不是一天養成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項宏大的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從自身做起,把我們的愛國情結、傳統美德、理想信念,落實到我們平常的工作當中來,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才最有意義。
“心動不如行動,你也可以創造精彩。”
人人有夢,國家才有希望
【人物】
彭偉平,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高莊村村民
【故事】2012年6月5日,正在靈璧縣高樓鎮家中養胎的彭偉平聽到門外有孩子呼救,立刻跳入近2米深的水中,將落水孩童救上岸。此時,彭偉平已經身懷雙胞胎6個半月。
【感言】俗語說“有國才有家”,國家繁榮富強,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是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夢想,也正是這樣的夢想把中華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人人心中有夢想,國家自然有希望,追尋強國夢想,自然有出彩人生。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真的好。”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