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紅利,讓文化的力量更有效增長
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走過十余年的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頗為顯著的一年。對此,業界專家表示——
改革紅利,讓文化的力量更有效增長
2013年,北京舉辦了“惠民文化消費季”,推出了九大專項活動、九大展銷板塊和16個區縣專題活動,發放了100萬張文化惠民消費卡,為企業帶來客流,還帶動了潛在的消費市場;2013年前三季度,北京的文創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更早前的2012年,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已經達到1474.9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2%……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十一屆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北京市有關方面負責人透露的這一組數據,是2013年我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例證。2013年,既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的一年,也是走過十余年的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頗為顯著的一年。業界專家表示,上述紅利的獲得,關鍵原因就在于文化體制改革讓文化的力量得到了最有效的釋放。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依賴于政府的支持,部分地區甚至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路徑依賴,由于缺少接地氣的市場意識,以至于不少文化創意產品無法轉化為市場價值,喪失了持續發展的動力?!比珖f原副主席厲無畏認為,改革就是要轉變觀念,根據市場消費需求大力創造自下而上的發展模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把文化市場的潛力挖掘出來。這些年,很多地方在這方面進行了頗具成效的探索。比如上海在2013年制定出臺了《上海城市文化氛圍營造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實施文化與商業、旅游、交通、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以全新的文化理念、視角和舉措,打造形成“春之聲、夏之魅、秋之戀、冬之韻”城市廣場音樂會品牌,實施地鐵工程,舉辦市民文化節和城市藝術集市,使文化滲透到城市的廣闊空間,不斷提升上海城市的影響力和軟實力,塑造上海城市的文化魅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周文彰表示,這些年通過文化體制改革,讓我國的文化生產力、文化傳播力、文化影響力得到了有效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并且關于文化方面的改革有一系列的發展措施。比如降低門檻,允許社會資本參與對外出版、網絡出版,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文藝院團的改制經營;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等參與孔子學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設,承擔文化交流項目;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相結合,等等。這些部署為我們平等對待公有和非公有的文化企業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與國家整體改革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明確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這一點,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團長王紅麗感觸十分深刻?!拔幕w制改革最大的紅利是讓眾多民營院團在評獎、評職稱等方面享有與國有院團同等的待遇。就拿我們團推出的作品《鍘刀下的紅梅》來說,近年來先后獲得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等獎項。2013年,小皇后豫劇團還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并獲得重點扶持。包括我本人這些年收獲的諸多榮譽,這一切,都是改革帶來的紅利?!蓖跫t麗說,在2013年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天天郵戲,戲送萬家”活動中,很多民營院團擔任了演出的主力,從眼前效果來看,演出多了,院團效益也就好了,演員收入也有保障了,從長遠來看,改革讓民營院團的演員,尤其是青年演員得到越來越多的實踐和鍛煉,為文藝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常年工作在基層文化崗位上的石家莊文聯主席周喜俊認為,改革在文化方面帶來的最大紅利,是為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的提出,讓基層文化工作者倍受鼓舞。周喜俊認為:“基層文化工作的直接對象就是老百姓,這些年,我國在基層公共文化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大多還停留在硬件建設上,很多基層的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基層文藝人才培養越來越受重視,而且很多當地文化資源被有效激活。就拿石家莊市的平山縣來說,這里是白毛女的故鄉,當地利用這一資源推出了河北梆子版的《白毛女》,不僅救活了一個劇團,而且還充分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淼提出,北京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逐年攀升,關鍵在于相關政策給予了文化體制改革充足力量。他介紹,2011年后,為發揮首都的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加快創新政策體系,北京市出臺了一個“1+X”的政策體系,此項政策核心的要點包含兩大戰略:思想道德引領戰略和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驅動戰略。隨著此項政策的具體落實,改革的紅利也逐步得到釋放,比如說降低文化企業在工商注冊登記時的門檻,出臺了金融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25條政策,制定了適合北京市情的文化優勢產業目錄和文化產業的配套政策,等等。剛剛結束的北京兩會透露,北京將重點建設3至5個文化示范園區,并設立100億元資金用于破解文創產業融資難等問題,無疑令人更加振奮與期待。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