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晚會“天涯若比鄰”很親民
東方演藝集團“去奢瘦身”降低演出成本
舞蹈晚會“天涯若比鄰”很親民
《天涯若比鄰》劇照。王崇瑋攝(人民視覺)
由東方演藝集團推出的,集中展示世界精彩舞蹈的大型晚會《天涯若比鄰》,將于2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世紀劇院連演5場。這是一則普普通通的春節演出消息,但還是引起不少關注:晚會“限奢令”背景下,“東方”還推這種大型舞蹈晚會,能行嗎?更何況,東方演藝集團董事長顧欣同時還表示,這次的春節演出還將給北京觀眾送上一份大禮,那就是“低票價路線”,最高票價200元最低票價10元,要“讓廣大群眾都能夠以超高的性價比享受到超值的文化藝術服務”。
那么,這臺“限奢”后的舞蹈晚會,走得通顧欣所說的“低票價路線”嗎?
讓我們看看《天涯若比鄰》到底是怎么一出“戲”。
這是東方演藝集團2013年8月31日推出的舞蹈晚會——而就在半個多月前的8月13日,中宣部等五部門剛剛公布了“限奢令”。在北京世紀劇院亮相后,這臺晚會便馬不停蹄趕赴南京、蘇州、南通、杭州等地進行了首輪巡演。從各地媒體報道可見《天涯若比鄰》演出盛況:一場演出六個篇章,看盡全球最精彩的印度奧迪西舞蹈、西班牙的弗拉門戈、非洲鼓與舞、韓國民間歌舞,濃縮全球精華舞蹈。很多觀眾表示:“太超值了!相當于看了六場頂級水準的演出啊!”
在不少演出團體和演出商抱怨這個演出“寒冬”之際,《天涯若比鄰》憑什么躊躇滿志要來一場“逆襲”?聽聽這臺晚會總導演顧欣怎么說:“關鍵是要認清,藝術究竟是為誰服務的問題,‘東方’是大晚會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五部委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對于演出市場的理性回歸是一次倒逼,對于‘東方’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東方演藝集團對當前演出形勢有一個基本判斷: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觀眾不但有能力消費演出,而且口味越來越“挑剔”,對藝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改革讓“東方”走進市場、守住觀眾這塊陣地的意愿更迫切,也迫使藝術工作者回歸藝術本體,深入思考藝術為觀眾服務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擯棄了大舞美和人海戰術,《天涯若比鄰》引起的轟動,顛覆了人們對晚會的固有印象——不靠大舞美、大制作、大場面,僅用20位舞者也能創造出人意料的舞臺效果。
新的問題來了,一場高質量的歌舞演出,票價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東方演藝集團為什么偏偏定了最低10元最高200元的區間價位?
原因有二:一是“去奢瘦身”后演出成本大幅降低,這是票價得以調低的前提;二是轉企改制后的“東方”真切認識到自己的衣食父母是觀眾,他們提出“東方要以文化企業的率先垂范,推動演出的票價回歸理性”。用顧欣的話說:“現在無論是什么產品,我們首先都要考慮的是老百姓,觀眾喜愛是一方面,還要看得起。我們要讓‘東方’的藝術真正走進生活、走近普通觀眾。今后花上三五十元享受一場文化大餐,不再是奢望。”
顯然,東方演藝集團接下來要堅持的創作和演出路線,大致可以概括為6個字:高品質、低票價。記者近期采訪文化部官員和部分文藝院團負責人時,大家都說“當前全國演出市場進入了一個深刻的調整期”。在整個調整期里,東方演藝集團和他們出品的《天涯若比鄰》,提供了“高品質、低票價”這個“逆襲”演出市場的“秘笈”。我們期待更多的文藝院團,能夠通過大膽改革探索全新的體制機制,把藝術精品不斷推向市場。
(據新華社記者周瑋報道)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