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苗文石刻列入國家考古計劃
時間:2014年01月21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龍軍
古苗文摩崖石刻 資料照片
2012年3月13日,《光明日報》10版刊發《失傳古苗文重現湖南》一文,報道了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陡沖頭村摩崖石刻群上發現失傳古苗文的消息,在學術界引起熱烈反響。記者1月20日從湖南省文物局獲悉,該古苗文摩崖石刻群已被列入國家文物局2014年考古發掘計劃,古苗文的神秘面紗有望揭開。
陡沖頭村古苗文摩崖古刻群位于陡沖頭村一組,距縣城約20公里。陡沖頭村西面是觀音山,一條小溪從觀音山上自西向東流下,摩崖石刻群呈階梯狀分布在溪水兩岸,遺存面積約5平方公里。
據史料記載,古代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但在經歷5次大遷徙后,苗族人民逐漸丟失了苗族文字,僅保留下苗族語言。經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多次實地考察發現,陡沖頭村古苗文摩崖石刻群上的古苗文,已經受到漢字影響,文字之間沒有標點標注,其中還夾雜著一些不知其義的圖案和符號,有少數苗字與漢字相似。這些石刻的內容,或為苗族地區發生的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的記載,或為苗族重大宗教祭祀活動的記載,或為苗族藏兵埋寶等軍事活動的記載。
陡沖頭村古苗文摩崖石刻群是迄今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唯一發現的苗族文字遺址,對于研究苗族歷史、文化等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因此,國家文物局決定將其列入2014年度考古發掘計劃。發掘將分兩步進行,一是地下文物考古,包括遺址的發掘、文化層的分析、年代歷史的論證;二是地面考古,包括拓片的制作、圖紙測繪、照片及GPS定位處理等。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