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名學生126道試題 “定制考題”警示教育短板
時間:2014年01月20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汪昌蓮
據報道,武漢某高校一教師為該校2011級人力資源專業學生每人出了一道“專屬”考題,杜絕作弊可能。126名學生126道試題,此舉引發熱議。
為防考試作弊,以“私人定制”的方式為百余名考生命題,可謂用心良苦,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智慧。某種意義上,這種創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從考試的角度來看,采取“題海戰術”,對防止學生舞弊確實管用。但若從考試公平性、可操作性等層面考量,則不具有推廣價值。說到底,這種考試形式也是治標不治本。
若想從根本上杜絕學生作弊,除了要建立誠信評價體系,關鍵還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我國的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應試”色彩依然很濃,標準化試題、標準化答案,往往是考試的通行做法,作弊當然也很容易。“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有礙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長期形成的“學用脫節”、“考用脫節”,也不利于創新精神的生長。正因此,反思教學現狀,因材施教、著眼于人的素質提升,才能回歸教育本位,作弊當然也就不太可能發生。從這個意義上講,“定制考題”的積極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防止作弊這一實用價值。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