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遺址有了新發現 九座帶墓道與殷墟類同
時間:2014年01月10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姜 峰
周原遺址有了新發現
九座帶墓道大墓分布特點與殷墟類同
記者今天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周原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周原遺址進行了迄今最為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發現、記錄了9座帶墓道大墓,大致厘清了商周時期的聚落結構,初步揭示了周原“聚邑成都,兩系一體”的聚落面貌與社會特征,將周原布局研究推向新階段。
據介紹,2013年7—12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周原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采取踏查、勘探、航拍、尋訪等方式,對現存的地表遺存分布及微地貌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對既往發現進行重新定位,基本上搞清了遺址不同時期古文化遺存的分布狀況。調查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調查斷坎600條,記錄遺存采集點近3000個,抽樣勘探面積近10萬平方米,獲得了更為豐富的遺址商周時期聚落布局資料。
此次考古調查確認墓地與零散墓葬點共77處,其中墓地64處,包括商文化京當型4處、先周墓地4處,西周墓地56處,20處系本次調查發現。大致理清了墓地的數量,了解了多數墓地的規模和范圍。尤為重要的是,在7處墓地中發現、記錄了9座帶墓道大墓。已發掘3座等級規模相若,年代為西周中晚期,具體或略有早晚,但葬俗有異,墓主族屬有別。商周時期有帶墓道大墓的墓地,一個聚落一般僅有一、兩處,只有殷墟45座帶墓道大墓分置11處墓地。周原帶墓道大墓分布特點與殷墟類同。
另外,考古人員在不同地點發現了兩塊空心磚,而空心磚為先周時期高等級大型夯土建筑的建材,或說明這一帶存在有先周時期的大型夯土建筑,為周原遺址為古公亶父遷岐之地增添了新證據。
(編輯:孫菁)
· | 中華文明探源進第四階段 比較研究世界古老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