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嘉年華:讓世界走近重慶
進入2014年,住在重慶的法國姑娘小蘭依然沉浸在興奮中。去年10月9日,為期3個月的第二屆“重慶與世界·文化嘉年華”系列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參加“老外與重慶”征文攝影活動的小蘭憑借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見》,獲得了征文比賽外籍人士組一等獎。
2012年8月,小蘭只身從法國巴黎來到位于重慶歌樂山下的四川外國語大學求學。陌生的國度和城市讓她倍感孤獨,從機場到學校的途中,小蘭一直在流淚。一年以后,小蘭已經有了一個“很中國”的名字,她筆下的重慶也開始“像一個超級帥哥一樣令人著迷”。她說:“我再也舍不得離開重慶了。”
2011年3月19日,第一列滿載“重慶制造”電子產品的專列從重慶鐵路西站緩緩駛出,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隨著這條“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正式運行,擁有內陸最大保稅港區和國家級開發區——兩江新區的重慶,一躍成為內陸開放橋頭堡。為了讓越來越多到渝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和融入這座城市,重慶市委宣傳部策劃開展了“重慶與世界·文化嘉年華”活動。文化嘉年華包括國際交流、文化藝術、體育賽事、外商講壇等4大類10余項活動,吸引了在渝留學生、外商、外籍教師、駐渝領事館官員和眾多重慶市民參與。外籍人士通過文化嘉年華活動,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秀美的風光和獨特的文化,了解了重慶、記住了重慶、愛上了重慶。2013年的“老外與重慶”征文攝影活動,共收到了美、英、法、俄等20個國家外籍人士的上千篇征文和5000余幅攝影作品。憑借攝影作品《多彩重慶》獲得攝影一等獎的伊拉克小伙兒李劍說:“重慶是一座兼容并包的城市,其獨特的歷史造就了它今日的多姿風采,可傳統、可現代,可質樸、可繁華,可西式、可古典,無論哪一種風格都讓人喜愛。”
2013年12月14日晚舉行的“世界之舞·獻禮重慶”暨“老外與重慶”征文攝影作品頒獎典禮,也成了許多重慶市民享受免費文化大餐的好機會。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周波說,連辦兩屆的文化嘉年華,正逐漸成為拉近重慶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品牌,成為1萬余名在渝外籍人士感知和了解重慶的文化窗口。據介紹,文化嘉年華今后將深化與各在渝外國機構的合作,讓這個文化交流品牌更具有“國際范兒”。
新任英國駐重慶總領事洪婷娜,29年前以學生的身份來過重慶。“那時的重慶給我感覺就是一座江城,航運業特別發達,現在的重慶已經變成一座多元化發展的城市。”洪婷娜表示,將著力推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努力讓更多的英國人了解重慶。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