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斬獲頂級大獎 為什么是呼演集團
組建不到一年連續斬獲國內頂級大獎,赴美演出102場票房不俗
為什么是呼演集團
12月13日、14日,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傾力創作的大型民族舞劇《馬可·波羅傳奇》,在國家大劇院連續演出兩場,贏得廣泛贊譽。此前,從8月至11月,《馬可·波羅傳奇》遠赴美國布蘭森市白宮劇院駐場演出102場,在當地引起轟動,甚至“一票難求”。
不僅如此,這家今年新組建的演藝集團不斷傳來喜訊:旗下的民間歌舞劇團的二人臺現代戲《花落花開》榮獲專業舞臺表演藝術政府最高獎——文華獎中的劇目獎;旗下民族歌舞團的男子群舞《戈壁沙丘》在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中摘得金獎。
“短短不到一年,呼演集團各文藝團體能取得這么多零突破,在過去是根本不敢想的,這是文化體制改革的成果。”這已是全集團上下的共識。
實施競聘上崗、評聘分離,工資補貼直接與崗位掛鉤
呼和浩特市原有晉劇團、民間歌舞劇團、民族歌舞團3個文藝院團,隨著改革開放,原有院團演出經營與群眾對文藝演出的多元化需求漸漸脫節。缺乏創新、硬件匱乏、設備老化……劇團體制機制的諸多弊端,導致經營慘淡。“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各院團再繼續固步自封,互不為謀,生存將難以為繼。”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雪峰說。
今年4月3日,由市屬晉劇團、民間歌舞劇團、民族歌舞團和一個民族劇場組建而成的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正式以企業身份參與文化市場競爭。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彭飛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院團資源分散、各自為政的問題。“針對所屬3個院團的共性和差異,集團分別展開考評和測評,好的揚,差的貶,讓集團300多名演職人員清楚了解各團發展水平和存在問題。”
戲曲院團的突出問題是年輕演員缺少獨立承擔劇目的機會,容易導致人才斷層。對此,集團組織院團公推公選5—7名專業技術水平較好的年輕演員,以老帶新拍戲,形成年輕演員爭著拍戲,搶著上臺,人才、劇目梯隊化發展的局面。
“今年我們推出《馬可·波羅傳奇》,除造型需要引進兩位外籍演員,其余均為本集團演員。而在10年前,呼和浩特推出大型歌舞劇《香溪情》,從創作班底到演員都來自湖北歌舞劇院。”彭飛說。
集團實施全員競聘上崗,能者上庸者下;演職人員實行評聘分離,職稱不再是終身制;工資和演出補貼直接與崗位掛鉤;院團年演出收入的5%建立獎勵基金,重獎在各種比賽中獲獎的演職人員……一系列改革舉措相繼推出,演藝集團面貌煥然一新,演職人員干勁十足,改革充分激發了活力、實力、競爭力。
對“中國制造”進行改編和再創作,使之在目標國家深入人心
“少數民族演藝產業化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怎樣將少數民族獨有的文化資源轉換成為符合市場規律和觀眾需求的演藝產品。”演藝集團總經理白潔說。而《馬可·波羅傳奇》正是該集團創新思路,整合精品內容與優質演出平臺,走向國際市場的一次成功試水。
以往走出去的中國劇目和文化產品,特別是思想性、故事性較強的產品,往往因為水土不服難以打入海外主流市場。“這次我們從思維方式、審美習慣、欣賞角度等方面對‘中國制造’進行改編與再創作,使之能在目標國家深入人心。”《馬可·波羅傳奇》總導演曹曉寧說。
中國文化可表現的題材很多,為何選擇馬可·波羅的故事?曹曉寧解釋,馬可·波羅是最早把中國介紹給西方的人,根據在美國的一次調查發現,美國90%以上的人都知道馬可·波羅。這一選擇,為下一步走進美國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劇目以內蒙古民族歌舞為基礎,糅合了雜技、魔術等藝術元素,場景橫跨國內外。恢弘的舞臺設計、逼真的燈光音響、夢幻的前置紗幕,深深吸引著現場觀眾。
在美國密蘇里州南部布蘭森市的白宮劇院,《馬可·波羅傳奇》的每一場演出結束,觀眾都會起立鼓掌。“這部劇既有觀賞性又極具內涵,它能夠直擊人心,幫助我們真切了解到中國歷史和文化。”布蘭森市市長普雷斯利說。
演出賺來了口碑,也贏得了實惠,近200萬元的收入對一個沒有大腕的原創舞劇來說可謂收獲頗豐。在彭飛看來,《馬可·波羅傳奇》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制作的大手筆,迎合了美國觀眾喜愛大制作的特點;高科技的運用,是走向國際舞臺的必備要素;豐富的歷史知識,能給觀眾更多的文化觸點。”
組織“周末大舞臺”、“文化下鄉惠民演出”等公益演出348場
與其他文化企業相比,演藝企業除關注經濟效益外,還要注重社會效益。正如白潔所言,“我們的目標不是單純發展演出產業、換取經濟效益,而是要為社會、為時代鼓與呼。” 截至目前,演藝集團組織各院團完成“周末大舞臺”、“文化下鄉惠民演出”、元宵節文化廟會等各類演出共計348場。
二人臺現代戲《花落花開》無疑就是這樣一部佳作。10月26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攜《花落花開》參加“十藝節”并獲文華獎中的劇目獎。編劇柳志雄說,這部戲是他用眼淚寫出來的,用最平凡的人和事反映人性中不平凡的真善美。
11月11日至14日,從全國280余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的56個作品在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舞臺一決高下。呼和浩特市民族歌舞團男子群舞《戈壁沙丘》最終獲得“荷花獎”最高獎項作品金獎。這次大賽上,內蒙古舞蹈家協會選送入圍共有8個作品,呼演集團獨占4個。《馬可·波羅傳奇》還獲得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節劇目金獎。
二人臺新劇《萬家燈火》計劃年底推出,《遙遠的額濟納》第二稿正在修改中……“改革已邁出第一步,今后演藝集團要按照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出形象的要求,著力打造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大型民族演藝集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那順孟和說。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