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赴江西撫州送歡樂
“槍”不離身,只為完美演出
——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赴江西撫州送歡樂中的故事
“這就是個演出時使用的道具,木頭的。”11月29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安檢通道處,梅花獎演員、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跟安檢人員解釋著。這樣的場景和對話,谷好好已經習慣了。順利過關后的谷好好告訴記者,曾有那么一回,她的一番解釋還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安檢人員問我里面裝的是什么,我說是‘槍’,把安檢人員嚇了一大跳,平常說順口了就沒太當回事。后來我說是木頭槍,唱戲用的家伙,他們才恍然大悟。”因為常常坐飛機的緣故,幾乎每次參加梅花獎藝術團“送歡樂下基層”的演出,谷好好都會面對同樣的困惑:帶個道具,怎么就這么難。谷好好用的道具是一條長戟,因為不希望心愛的寶貝有一絲一毫的損壞,她不愿把道具做托運處理。“武戲演員不輕易換家伙”,谷好好表示,這條長戟已經伴隨了她十幾年,無論是戟的重量還是握在手上的感覺她都很熟悉,所以每次演出她都會隨身帶著這位“忠實的老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舞臺上盡可能完美的演出效果,才能對得起觀眾。”谷好好說。
說起攜帶道具的難處,來自江蘇鹽城的淮劇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陳澄也感同身受。一曲淮劇經典唱段《祥林嫂·問天》,細膩傳神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劇中祥林嫂用的一根長竹棍的道具,過飛機安檢的時候就給陳澄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長度過長陳澄不得不將竹棍攔腰截為“雙節棍”,用的時候就在中間加個木塞,用螺絲擰緊再“合二為一”。然而,據陳澄介紹,后來在新疆演出時,即便“雙節棍”也費了半天口舌才勉強過關,如今她正計劃把“雙節棍”改造成“三節鞭”用來攜帶。
為了給基層百姓送去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糧,梅花獎藝術團的演員們可謂用心良苦。“戲曲是一門漸熱型的藝術,短短7分鐘的表演,要將最好的舞臺藝術展示給觀眾,讓觀眾看得過癮,對一名武戲演員來說,很有挑戰性。”11月30日晚,在梅花獎藝術團送歡樂到江西撫州慰問演出的后臺,谷好好說,昆曲《扈家莊》選段一上來就是武戲表演的高潮段落,這對演員身體素質的要求極高,上臺之前如果沒有充分熱身,演員在舞臺上的動作、技巧就會不連貫,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藝術效果,演員也極易受傷。當天晚上,即便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是感到有些濕涼。在后臺沒有空調的情況下,谷好好只有不停地跑步熱身,直到上場前就沒停過。自2007年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以后,谷好好一直堅持跟隨梅花獎藝術團下基層送歡樂,可以說是“隨叫隨到”。“觀眾在看著呢,這么多來自各個劇種的同行們也在看著呢,還有尚長榮主席、裴艷玲老師兩位大藝術家看著呢,7分鐘的表演,確實很有壓力,甚至比演一大折戲還難。”谷好好表示。
來自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蔣建國、吳亞玲,是一對梅花獎伉儷。因為從合肥到撫州沒有直達的飛機和火車,他們不惜自駕車6個多小時來到撫州為當地百姓演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副主席、梅花大獎獲得者裴艷玲,因為飛機延誤,11月29日晚上22:30的飛機,到撫州已是第二天凌晨5點鐘……當晚,李政成、韓延文、武利平、陳飛、劉丹麗、王蓉蓉、杜鵬、史佳花等梅花獎獲得者在瞿弦和、龍紅的主持串聯下,給現場觀眾一一帶來了包括揚劇、昆曲、二人臺、越劇、歌劇、京劇、晉劇等在內的9個劇種的經典唱段。晚會在裴艷玲表演的昆曲《林沖夜奔》選段和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表演的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中落下了帷幕。朱虹、季國平、汪天行、龔建華等中國劇協、江西省、撫州市有關方面領導出席觀看了演出。(記者 王新榮)
(編輯:子木)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