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版權年會:挺直腰,向侵權“討說法”
“過去,作家一談版權,似乎就會被人家瞧不起。有的出版社欠了我的版稅,我從來不會討要,反而很害怕見到他們。都是多年老朋友了,見面以后,人家很尷尬,我也很尷尬。我想,他們不付版稅是因為出版社經營困難,如果不困難,早就付了。”在11月30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版權年會上,作家莫言這樣描述早年間對于維護版權的態度。
現在的莫言,主張理直氣壯地向侵犯版權的行為“討說法”,“作家維護版權,不是不光彩的,而是很光彩的。我們是在幫助國家正本清源,我們是在幫助國家建立良好的版權形象,我們是在幫助國家盡快與國際同步,我們是在幫助國家營造良好的創造氛圍”。
正版化帶來春天
1999年,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剛剛回國創業。他發現,對于周圍的北京人來說,想看電影時,到中關村買上一張盜版光盤,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而14年之后,李彥宏觀察到,盜版光盤越來越沒有市場,代之的是網絡視頻的興起,而且在這個行業中,正版已經成為主流。
樂視網首席運營官劉弘,是互聯網視頻行業的親歷者。他說,隨著政府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的加強,盜版視頻逐漸淡出,以前幾百元一集的電視劇版權,2011年飆升至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一集,一部獨家播放的電視劇版權,價格可以達到幾千萬元。對于正版影視劇巨大投入的背后,是視頻網站不菲的收益。
經歷過寒冬的國產軟件,同樣是版權事業發展的受益者。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金山的WPS風靡一時。但在盜版軟件和跨國公司的圍追堵截下,到了1996年,我們差點兒破產。”現任金山軟件董事長的雷軍,一度成為“祥林嫂”,逢人就抱怨當時糟糕的版權環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2000年6月,國務院印發通知,規定“任何單位在其計算機系統中不得使用未經授權許可的軟件產品”。從那時開始,政府機構率先帶頭購買正版軟件,多家大型企業也紛紛采購WPS,“快活不下去了”的金山軟件迎來轉機。
雷軍說:“今天的版權環境雖然可能還不完善,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我看到了春天,看到了陽光。”
直面移動互聯網時代
據統計,目前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已超過15億,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4.6億。
“我們以前認為手機的屏幕很小,意思不大。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其實手機不小。為什么?因為這個屏幕是可以無限下拉的。看完一屏,稍微一劃,另一屏就出來,它承載的內容量是很大的。”李彥宏說。
正版音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顯示出新的活力,令對傳統互聯網頗感失望的作曲家徐沛東感到欣喜,“傳統互聯網一般是免費的,這對正版音樂的發展產生了一些阻礙。而在移動互聯網上,用戶的付費習慣已經形成”。
小屏幕中有大市場,也有大量的版權問題。近兩年,作家、出版社、網站起訴手機應用商店侵權的案件并不鮮見,手機應用商店往往以侵權盜版內容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為理由予以回應,著作權人維權屢屢受挫。
移動應用原創開發者,也面臨著被侵權的困擾。據騰訊公司終身榮譽顧問陳一丹介紹,有機構曾做過調查,許多移動應用開發者認為,要想在移動平臺獲得成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和挑戰,而盜版問題尤為突出。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蔣建國認為,移動互聯網技術徹底改變了信息、作品的復制和傳播方式,在帶來無限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權利細分趨勢更加明顯,利益關系更加復雜,給版權的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和社會管理等工作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沖擊和挑戰,有必要對現行的版權法律作出必要調整。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