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的陽光照亮每個人心間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圖書館是人類思想的殿堂,靈魂的家園。在這里,不分種族、階層、貧富,人人都能自由汲取知識的養分。然而,對于我國1200多萬盲人來說,去圖書館讀書,卻幾乎是一種奢望。城市交通、設施的不便使他們的出行困難重重,盲文書籍數量的不足也難以充分滿足其文化需求。
為了消除盲人群體利用圖書館的困難,2008年,國家圖書館聯合中國殘聯信息中心、盲文出版社建設開通了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網站,利用互聯網向盲人提供閱讀服務。在這里,讀者可以免費閱讀國家圖書館提供的4000多冊電子圖書、300多冊有聲讀物;還可以收聽“音樂欣賞”,通過“在線講座”欄目獲取國圖舉辦的800多場經典講座。網站還提供了圖書館服務資訊以及與殘疾人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資訊動態,為盲人提供了文化、教育、娛樂、生活等各方面相關信息的一站式獲取渠道。
盲人讀者毫無困難地通過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網站讀書,得益于網站的無障礙設計。網站全部內容都可以通過讀屏軟件發聲,可以輕松聽取;盲人讀者可以完全通過鍵盤實現網頁瀏覽的各種操作,將基于視覺的網頁瀏覽轉變為基于觸覺及聽覺的信息獲取;讀者可以利用網站設置的多組快捷鍵迅速定位到網頁指定區域或實現翻頁、插入書簽等功能,盡可能簡化了盲人讀者的操作。
5年間,已有200多萬用戶通過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網站享受了國圖的專業服務。該網站的忠實用戶、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楊佳認為,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的標準化、無障礙化設計“讓盲人朋友趕上了好時代”。
2011年,國家圖書館及中國殘聯信息中心合作建設的中國殘疾人數字圖書網站開通,不僅將服務對象由盲人擴展到整個殘疾人群體,而且增加了各類數據庫及少兒資源服務,使面向殘疾人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惠及更廣大的人群。
積極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為殘疾人獲取知識提供便利,讓知識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間,通過互聯網將圖書館資源推送到殘疾人讀者身邊,開創了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新模式,國家圖書館正不辱使命,為切實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構建覆蓋全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文化事業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不懈地努力著。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