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改革不能少了信息化國際化視角
漢字改革不能少了信息化國際化視角
——聚焦信息化專家對《通用規范漢字表》的公開質疑
對于語言文字界辛苦10年的成果,信息化專家提出質疑。 趙春青繪 新華社發
2013年8月,歷時10年研制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公布。新華社發
今年8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10年研制的《通用規范漢字表》(以下簡稱《字表》)正式發布,這一成果被語文界稱作“我國關于漢語規范字集大成的語言文字法規”。然而,《字表》增加的200多個字是當前國家強制標準里沒有的,也是現在海量的電子設備和系統無法處理和表達的字符。盡管眾多信息化專家在5年前就不斷地對《字表》進行質疑,卻終究沒能擋住“被規范”的命運。
一封有去無回的“質疑聲明”
“沒有用的,所謂征求意見只是走個過場?!闭f起這場信息化界的質疑,原中央民族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許壽椿現在只有失望。
時間回溯到2009年8月25日,正值教育部就《通用規范漢字表》征求社會意見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了一個研討會。當天的與會者很多都是漢字信息化技術方面的資深專家,許壽椿也位列其中。
“現在漢字普遍信息化了,我們看到的印刷漢字基本都出自計算機,所以最好別造新字,因為增加一個新字就得增加一個新編碼?!贬槍Α蹲直怼沸略斓念愅坪喕?,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立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不是信息化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李敏生和漢字研究專家蕭啟宏也認為,《字表》應與上世紀60年代漢字簡化思維一脈相承,這樣做有中斷漢字傳承的危險。
一場普普通通的研討會,卻成為信息化專家對語言文字界的公開質疑——他們擔心《字表》如果正式發布,會給電子信息化處理帶來大問題。
“任意改革漢字,使兩岸不能通用,國內外不能通用,古今不能通用?!薄跋M逃渴栈亍蹲直怼罚杆俳M織專家學者,而不是只組織少數從事過和支持過文字改革工作的人,展開廣泛深入的討論和充分的論證。”會上,專家學者們共同簽署了一封質疑聲明,希望《字表》制定部門能夠在征求意見期充分考慮信息化界的意見。
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當時在聲明上簽字的許壽椿和其他專家一樣,始終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任何反饋。
“最終還是通過了,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心里明白所謂的征求意見只是形式而已,意料之外是因為不敢相信這么多專家的意見真的被忽略了?!泵鎸φ桨l布的《字表》,許壽椿百感交集。
新《字表》與國家標準“打架”難落實
為什么語言文字界辛苦10年的成果,會成為信息化專家批駁的眾矢之的呢?
“《字表》共收錄漢字8105個,以圖形格式排印,表面看沒有問題,可是我們搞技術支持的人一看就難辦,因為無法處理,其中有200多個‘外字’?!北本┬畔a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表示。他所說的“外字”,是指當前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里沒有的字,也就是說現在海量的電子設備和系統無法處理和表達的字符。
“外字”會給信息處理造成怎樣的困擾呢?徐祖哲舉了個例子:“比如‘火’加一個‘區’字,過去這個字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字表》里出現了,并且成了規范字。它實際上是由‘熰’字類推簡化而來,但是在使用漢字的所有國家的電子系統中都打不出來,即使是現在一些手寫輸入工具也寫不出來。”
據徐祖哲介紹,如此會出現的最簡單問題是,父母拿著這個字作為名字去給孩子上戶口,或者人們拿著這個字去完成各種注冊程序,雖然字典里有,可是在所有的電子政務系統中卻沒有。
為什么這些字無法輸出呢?據信息技術專家介紹,當前國內所有的漢字處理系統都嚴格遵循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而這個標準的形成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是讓漢字跨入電腦時代的標志。
許壽椿向記者介紹了這個過程。1980年我國開始簡繁體漢字統一編碼的技術標準設計工作,受到整個漢字文化圈和國家信息產業界的重視,很快產生了中、日、韓簡繁體漢字統一編碼的國際標準及與之對應的中國國家標準。經過不斷演化,2000年又開始實施與通行國際標準兼容的GB18030,至今已經13年。
“有人說標準可以修改嘛,把這些字加進去不就行了?”在徐祖哲看來,重新制定一個新的標準確實容易,幾個人一年多時間就可以做成程序,但是如何迅速推行卻并非易事。
許壽椿道出了其中艱難?!叭绻蹲直怼氛嬉獙嵤?,各種字體字庫、各種字典教材都要作廢,許多人名和地名都要修改,數以億萬臺的電腦、打印機、手機、掃描儀以及與漢字相關的操作系統、輸入法、數據庫、辦公軟件等都要修改。再加上貿易的全球化,很多市場上與漢字處理相關的國外電子產品也都遇到這樣的統一性問題。”
長期“在兩條道上跑車”的后果
改革開放以來,漢字電腦化運動和文字改革恢復工作相繼開始,“但是兩者是并行和同時展開的”。在許壽椿看來,這也意味著兩個密切相關的工種之間缺乏協調統一的機制?!罢Z言文字界和信息技術界長期在兩條道上跑車,不協調的情況很嚴重。此次《字表》所反映的問題,就是長期‘兩張皮’狀態的表現和后果?!?/p>
據悉,在制定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及其他標準前,相關負責部門充分征求了語言文字工作者的意見?!皹藴手袘摪男h字部件,哪些字是規范漢字……都進行了溝通,所以才有了國家強制標準的推廣和今天的漢字電子化成就?!?/p>
但是《字表》的制定卻讓徐祖哲感到失望?!半m然它貫徹了《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了標準化水平,但并非國家強制標準的那個標準化,實際上造成了各部門的方針政策在‘打架’。”
“信息產業界的意思不是說漢字不能改動、增加,怕給自己的工作添麻煩;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對于漢字的任何改動都應經過多個部門甚至多個國家的協調一致才能進行,不能閉門造車,從自己的領域單一地考慮問題?!毙熳嬲軓娬{,自己與很多信息化專家一樣,并非反對漢字的科學改革和演化,而是希望在此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多一些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視角。
(編輯:單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