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臺打通渠道 別開生面的戲劇人才“相親會”
一方面院團求賢若渴,一方面青年演員又缺乏用武之地,如何搭建平臺,打通渠道,長三角地區戲劇創作信息與人才交流洽談會當了一次“紅娘”——
別開生面的戲劇人才“相親會”
為招納人才,浙江義烏婺劇團開出了年薪60萬元的優厚待遇;上海昆劇院與青年編劇、導演在20分鐘的休會時間里“閃婚”并相約把“愛的結晶”優秀劇目帶到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節上亮相……日前由江浙滬三地劇協和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共同主辦的“長三角地區戲劇創作信息與人才交流洽談會” ,為劇團與戲劇人才、市場信息互動搭建了交流平臺,打通了溝通渠道,一場戲劇人才與院團別開生面的“相親會”引起了業界的注意。
交流會的舉辦,首先是基于中國劇協與上海戲劇學院通過三個匯聚全國頂尖戲劇人才的研修班,匯聚了一批包括編劇、導演和戲曲音樂創作人在內的青年戲劇人才。一邊是戲劇青年才俊,一邊是長三角地區40多個院團以及中國劇協、上海市文聯、上戲等產業鏈上的必要環節單位。中國劇協副主席、全國戲劇創作高端人才研修中心主任羅懷臻將這個交流會美其名曰“相親會” 。他認為這個平臺,既是創舉,也是戲劇走向繁榮的必經之路。尤其特別的是,這次為了讓“相親”雙方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彼此,主辦方還精心制作了一本記錄著包括40多家院團實際用人需求,以及各位青年編劇、導演和戲曲作曲人等方面信息的小冊子。用人、求職意向一目了然,讓交流更富針對性。
“相親會”上,雙方見面不再是羞羞答答,欲說還休,而是盡訴衷腸,各表所求。其中,浙江義烏一家劇團求賢若渴,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主任鄭義明透露,當地經濟條件好,劇團的每個演員都分房,當下急需的就是婺劇編劇。他們打算圍繞“義烏”市名的來源編創一部婺劇。“我自己是做編劇的,也覺得這個故事很有難度。 ”一語道出了“高價招親”的緣由。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院長楊寧透露,今年南通市政府有一個投資數千萬引進高端藝術人才的計劃,年底就要到位。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朱光也表示,正在考慮打造跨界的優秀項目,包括綜藝舞臺劇、音樂劇等。各院團都求賢若渴。
“相親會”上最幸運的當屬上海昆劇團。該團團長谷好好透露,在休會的20分鐘里,幾個院團長在咖啡時間,迅速地完成了幾項合作項目,其中包括她與青編班的編劇余青峰、青導班的俞鰻文以及將從青音班中選拔的一位作曲人,聯手打造一部戲。而且,該項目受到了上海對外交流學院和英國領事館的高度重視,并且已與對外交流學院簽約,計劃明年在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節之前亮相。
河南省劇協秘書長、青編班班長陳涌泉說,自從2011年青編班在上戲學習結業之后,在上海學習的同學們結出了累累碩果,兩年內推出了一大批在全國較有影響的戲劇佳作。各位學員通過微信群、微博等方式分享創作感受,交流創作瓶頸,積累創作素材和經驗,這支隊伍業已成為一股蓄勢待發的青年創作力量。一方面是各戲劇院團“等米下鍋” ,求賢若渴,一方面是身懷十八般絕技的各路戲劇人才希冀找到用武之地。因此,搭建一個聯通戲曲創作人才與院團實際用人需求的人才推薦、信息交流的平臺就顯得尤為必要。羅懷臻表示,首創這樣的交流會,就是希望讓“呼喚者與被呼喚者之間,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而舉辦這個“相親會” ,“不收任何交易費” 。
中國劇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崔偉認為,院團、人才就應該在交流中碰撞火花,擴展學識和眼界,達成了解與合作——而這些最終都會體現在精英人才創作的優秀作品中。(記者 王新榮)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