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星綜合頻道公益性節目將增加
明年上星綜合頻道公益性節目將增加
“主旋律”“正能量”“鼓勵原創”是關鍵詞
大力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通知,確定了明年上星綜合頻道調控政策,充分發揮上星頻道的優勢,做大力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主陣地。通知規定公益性節目播出比例要達到30%,同時還出臺了限制引進、鼓勵原創、防止同質化的具體措施。
通知要求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新聞、經濟、文化、科教、生活服務、動畫和少兒、紀錄片、對農等類型節目播出時長每周平均不少于30%。其中,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紀錄片;平均每天8∶00—21∶3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動畫或少兒節目。道德建設類節目需安排在6∶00—24∶00之間播出。
通知強調要加強自主創新和引進管理,對原創節目總局在節目備案、進入黃金時段、各類評優評獎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年播出的新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個,當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間播出。
通知指出,總局將按照“總量控制、錯時播出、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的原則,對同質化、扎堆播出的各類節目進行宏觀調控。歌唱類選拔節目須報總局批準并嚴格管理;每季度總局通過評議會擇優選擇一檔節目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間播出。總局將對電視晚會進行調控,原則上重要節假日期間每日不超過3臺;對未經批準的電視晚會和節慶演出,不得安排播出和宣傳報道。
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明年上星綜合頻道調控政策制定過程中請觀眾、專家和業內人士參與了論證,采取了頻道節目結構化管理等新的措施,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上星綜合頻道定位,使電視節目更加豐富多樣,滿足觀眾多樣化收視需求。
各大電視臺和制作公司積極響應
調控政策也得到了各大電視臺和電視制作公司的積極響應。浙江電視臺副總編輯夏陳安認為,調控措施是對主流媒體彰顯社會責任、實現省級衛視綜合頻道定位、不斷提高節目品質、以創新精神滿足觀眾多樣化文化需要的重要舉措,對解決目前電視創新不足、克隆重復、娛樂過濫、競爭過度、浪費過多等大眾關注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浙江衛視把它看作是進一步提升頻道品質,打造節目品牌的新的契機,明年將推出《南宋》《藝術北緯三十度》《大運河》等大型人文精品力作。
湖南衛視副總編李浩則表示,通知精神對湖南衛視的結構優化和自主創新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湖南衛視將會主動準備和增加適合頻道受眾收看的紀錄片、青少年節目、知識文化節目等內容,也在根據這個通知的規定就一些項目進入黃金時間和舉辦進行分步驟的申報。
江蘇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劉原說,江蘇衛視明年將進一步增加國產動畫片、紀錄片、道德建設、生活服務等節目播出,同時將堅持原創的優勢,不依賴海外模式,在節目內容多元化、題材多樣性上積極探索,彰顯媒體責任。
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也指出,增加國產動畫片和紀錄片播出的規定體現了媒體責任,省級衛視的節目類型應該更加豐富多元;北京衛視明年主要精力依然在原創節目的扶持和研發上,除了繼續提升《養生堂》和《檔案》的品質,還將在第一季度推出一檔原創的大型軍事類真人秀節目。
重慶衛視總監張萱強調,新規更加明確了衛視傳播主流價值觀,提供豐富多樣精神文化產品的職責,同時對衛視良性競爭、節目創新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重慶衛視10月14日剛進行了改版,明年要圍繞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研發播出一批差異化節目,購買和投拍一批精品紀錄片,加大體育賽事和體育節目的播出。
與浙江衛視聯手打造《中國好聲音》的燦星制作董事長田明也說:“《中國好聲音》雖然獲得了成功,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了它的兩個軟肋:一是電視模式不是原創,二是節目中演唱歌曲不是原創。原創一定是中國電視文化發展的方向,燦星制作計劃明年推出的節目《中國好歌曲》就是中國原創模式選拔中國原創歌曲,而另一檔節目《中國好功夫》則將中國功夫與原創模式結合。原創不僅是國家政策導向,也是企業的自覺追求。”(光明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李蕾)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