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冊新發現《永樂大典》入藏國家圖書館
時間:2013年10月09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杜羽
新入藏國圖的一冊《永樂大典》 張鵬攝
曾經流散海外的一冊《永樂大典》近日入藏國家圖書館,使該館收藏的《永樂大典》達到222冊。專家學者認為,此冊《永樂大典》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開展以來一項重要的珍貴古籍新發現。
《永樂大典》成書于明永樂六年(1408年),共11095冊、22877卷、3.7億字,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類書。它載錄了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約8000種古代典籍,其中許多典籍今已失傳,多賴此書才得以流傳。明嘉靖年間,曾摹錄一套副本。如今,永樂年間寫錄的《永樂大典》正本早已杳無蹤跡,副本也在兵燹火厄中陸續散失,全球僅存400余冊。
據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介紹,2007年全國古籍普查專家組意外發現一位加拿大籍華人藏有一冊《永樂大典》。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專家先后進行了四次鑒定,認定其為明嘉靖年間寫本,且保存了明代包背舊裝,前后書衣完整,品相良好。專家一致建議力爭將這冊《永樂大典》收回國內。
陳紅彥說,此冊《永樂大典》為卷2272至2274卷“模”字韻“湖”字號,其內容為與“湖”相關的詩文。國圖早在1951年和1954年分別入藏了此冊《永樂大典》的前一冊和后一冊,三冊相綴,使《永樂大典》“湖”字號的內容相對完整。
(編輯:單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