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候選人用行動證明:做一個好人不難
平民英雄“美德范兒” 中國好德行勾勒道德好圖景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群像素描
“做一個好人,難嗎?”這是網(wǎng)友在參與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時經(jīng)常提到的一句話,是各大媒體討論道德觀時的一個常用命題,也是正在為實現(xiàn)中國夢不懈前行的中國人直面的一個道德思索?;卮疬@個問題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忙碌在人頭攢動的城市,有的行走在寂靜無人的山鄉(xiāng)。他們有的第一次走進大城市,有的第一次登上亮麗舞臺。他們有的穿著并不時尚,有的眼睛里閃著羞怯……318名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年齡不同,上至八九旬的高齡老人,下至十幾二十歲的“90后”、“00后”;身份各異,其中87%以上是職工、農(nóng)民、農(nóng)民工、學生、醫(yī)生、司機、教師、軍人和社區(qū)居民。他們看似平凡,卻溫暖人心,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持守良善,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詮釋著人世間的真、善、美。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標志著道德建設(shè)的走向和刻度,詮釋著道德領(lǐng)域里一張張漂亮的答卷——
平凡父母非凡堅守,感天動地寫不盡“中國好爹娘”
在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中,許張氏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xù)生命,她說,“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羅長姐甚至被智障兒子打瞎眼晴亦無怨無悔,在她心里,軍人的母親就絕不給國家和部隊添麻煩;“力量媽媽”李惠云八年來堅持背著身患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兒子上學,將兒子從體重35公斤背到65公斤,從小學背到大學;誠信老爹吳乃宜、吳恒忠分別承受喪子之痛卻堅持子債父還,只為不給孩子丟臉,蘇金蘭、鄭亞波則分別把自己的智障孩子培養(yǎng)成特奧冠軍和鋼琴手……天下父母一般心,養(yǎng)兒育女皆是情,欲言此愛非凡處,唯有堅守堪最美。
更有74歲老爹阿布力孜·努來克16年撫養(yǎng)身患疾病的漢族女嬰,“最美孕婦”彭偉平身懷雙胞胎勇救落水娃,邵秀景34年培育腦癱棄嬰……天下爹娘心的無私偉大莫過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超越血緣,臻于大愛。
這些僅僅是“中國好爹娘”的一個縮影。在他們中間,有的是孩子身體缺陷,有的是養(yǎng)育著棄嬰,在別人放棄對孩子的希望時,他們不離不棄,把這些孩子當成心肝寶貝培育成人。在“父母”角色上,他們豁達地面對生活的不公,堅強地承擔起對生命的負責。中國好爹娘,天下爹娘心!
可愛可敬“中國好少年”,小小肩膀大擔當
多難之家的頂梁柱何平,火中救人的“最美姑娘”葉霄雯,歹徒面前維護正義的“正氣男”周傳金,舍命救他人的農(nóng)民工王俊旺,一人一鋤扛起一個家的吳林香,捐獻肝腎的12歲女孩何玥……在常人眼中叛逆、獨特、非主流的表象背后,我們看到那些行走在道德前線的“90后”甚至“00后”身影。
他們沒那么嬌慣,能夠只身一人撐起一個家;他們面對危險沒有退縮,勇敢無畏;他們沒那么自我,愿意付出使人新生……這就是中國的年輕一代,在生活面前堅忍不拔不怕苦累,在災(zāi)難面前不慌不躲,獻血捐款、志愿行動、奔赴疆場,干得漂亮!
在318名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中,“90后”高達24位。這群可愛可敬的“中國好少年”,以尚顯稚嫩的肩膀,做出了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事。
路見不平一聲吼,熱心腸“中國好路人”
曾經(jīng),小悅悅的悲劇,讓“路人”成為了“冷漠”的代名詞。今年7月,發(fā)生在佳木斯的“天使女孩”胡伊萱救助陌生路人反被害的事件激起了社會的強烈憤怒。當我們還在指責路人冷漠,感嘆社會悲涼時,“最美女孩”刁娜舍一條腿救車禍女子一條命,“私車公用大叔”艾尼瓦爾·芒素免費接送老弱乘客上萬次,沈星、陽鵬挺身而出勇救他人,拒做冷漠路人……這些素不相識的人用人性之善為道德寒冬“破冰”,堪稱“中國好路人”!
當無數(shù)人不愿、不敢對遇到困難的陌生人施以援手時,今年8月,成都七旬婆婆雨中迷路,被熱心路人誠邀回家的新聞再次溫暖眾人心。網(wǎng)友“時鮮太白”說:“路人甲,路人乙,常常是被看作打醬油的,而他們卻成了真正的主角,精彩闡釋了道德風尚的完美劇目?!?/p>
期待更多“中國好路人”,“陌生人社會”不再陌生!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