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努力形成聞過則喜的良好氛圍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張建高)開好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能不能收到預期效果,關鍵看能否正確對待意見和批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黨員領導干部概莫能外。中央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作風建設,要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就是要弘揚我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把黨員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四風”問題找出來,為整改打好基礎。
敢于承認和修正自身的缺點與錯誤,是共產黨人黨性的重要體現。九十多年來黨的建設實踐充分證明,什么時候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內就風清氣正,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就強,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什么時候丟掉批評和自我批評,黨的事業就會受損失。
歷史在前進,環境在變化,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不能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不能丟。唯有始終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永葆旺盛活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毋庸諱言,當前要防范批評與自我批評弱化的傾向。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結果是講成績、談進步津津有味,說問題、擺缺點避重就輕。長此以往,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把武器就會由銳變鈍,黨性原則意識就會由清醒變模糊,甚至導致黨內生活庸俗化,不良傾向滋長蔓延。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領導干部越是襟懷坦蕩,越能贏得理解和信任;越是善納諍言,越能贏得威信和敬重。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應該把聞過則喜作為黨性修養的一種追求,始終以謙遜態度對待意見和批評,在善待意見和批評中改進工作,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面對長期執政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黨的建設絲毫不能放松。全黨廣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整風精神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堅持從嚴治黨、應對嚴峻考驗的重大舉措。開好民主生活會,要大力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敢于動真碰硬、揭短亮丑,抓到問題舉一反三,查出問題認真處理,讓領導干部靈魂受到觸動,認識得到提高,真正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