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館之城”呼之欲出
西安博物院外景。CFP
日前,記者在陜西西安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采訪時,遇到了哥倫比亞綠寶石博物館館長里卡多。只見他在一座博物館內長久駐足,面對豐富的藏品、新穎的展陳,連連點頭稱奇。
令里卡多流連忘返的,是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該館是陜西省西安市今年5月開放的第100家博物館,也是全國首家晚間開放的博物館。
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使千年古都西安宛若一座印證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的博物館。而今,西安正在努力建設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
“博物館之城”謀篇布局
西安歷史文化遺存種類浩繁,從鐘鼎等國之重器、精美絕倫的皇家器物,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用品;從氣勢恢宏的周灃鎬兩京、秦阿房宮,到漢長安城、唐大明宮遺址……這里的歷史文化遺存數量多,等級高,保存完整,氣勢宏大,具備很強的唯一性。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這句歌謠道出了西安的驕傲和榮光。在新的時期,如何讓歷史的遺存為西安的科學發展服務,成為西安從決策者到專家學者乃至普通市民共同關注和思考的話題。
“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新時期的發展目標就是成為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區域性、專業性國際化大都市。”曾任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現任陜西省委副書記孫清云說。
那么,突破口在哪?西安的決策者們敏銳地捕捉到了博物館這一載體。
2010年3月,西安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的發展目標,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博物館事業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使西安博物館的總數突破100家,形成富有西安特色的博物館發展新格局。
“西安的文化遺產具有公認的系統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代表了中華文明最核心的內涵。因此,這里具有建設‘博物館之城’的先天優勢。我們完全有條件、有實力、有能力打造好中國的‘博物館之城’。”西安市副市長、曲江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段先念自信地說。
“建設‘博物館之城’的目標,是通過挖掘西安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留下民族記憶,保住文化基因,把西安的文化做好、做精、做出品位。”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元告訴記者。
為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意見》,曲江新區作為“博物館之城”具體實施者,率先啟動了“博物館之城”計劃,并成立了“博物館之城”工作領導小組和專業的博物館運營和管理公司。
2010年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曲江新區管委會推出《關于鼓勵、扶持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發展辦法》,成為西安率先踐行“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領跑者和踐行者。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