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刮起“最炫民族風”
國際民間藝術節刮起“最炫民族風”
中外藝術家在宜昌大聯歡、在北京近距離體驗中國文化
五洲同臺,四海共舞。9月19日,來自五大洲14國的藝術家齊聚湖北宜昌夷陵廣場,與市民歡歌熱舞,上演了一場“愛上宜昌”的民族歌舞大聯歡,也為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宜昌主會場的系列活動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伴隨著歡騰的舞龍、舞獅表演,一支由宜昌本土藝術家表演的舞蹈《盛世歡歌》拉開了大聯歡的帷幕。緊接著,俄羅斯彼特尼茨基國家模范合唱團演唱的《我可愛的母親俄羅斯》 《阿拉木汗》活力四射;波蘭瑪祖夫舍國家歌舞團表演的《牧羊歌舞》將民間歌舞與民間游戲相結合,愉悅歡快;埃及奧塔諾爾民間舞蹈團的《轉裙舞》幻麗奪目;美國猶他州立山谷大學國標舞團的《嬉皮士》動感十足;西班牙胡莉婭·格雷格斯弗拉明戈舞團的《靈魂的回聲》激情澎湃;埃塞俄比亞的非洲土風舞粗獷奔放……13個外國藝術團的300多名藝術家相繼登臺,刮起一場“最炫民族風” ,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地域風情濃郁的國際“視聽盛宴” 。
“你好! ”墨西哥藝術家登臺后的中文問候,贏得了掌聲陣陣。澳大利亞藝術家用中文唱起中國神曲《最炫民族風》時,臺下的歡呼聲不絕于耳。“這首歌我們熟啊,閉著眼睛都能唱。 ”旋律響起,無論男女老幼,情不自禁揮舞著雙手,和男女主唱一起釋放激情。精彩紛呈的節目中,不少藝術家巧妙運用“中國元素” ,拉近了與觀眾的心理距離。還有來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藝術家一曲歡快的鋼鼓樂曲,令觀眾驚嘆不已。表演中,三位主唱跑下臺,用稍顯生硬的中國話和觀眾互動:“宜昌,你好! ”臺下觀眾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現場氣氛被掀至高潮。
作為大聯歡活動的東道主,湖北宜昌也奉上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藝節目。其中,宜昌秭歸縣歌舞團載歌載舞表演花鼓舞《地花鼓》 ,表現宜昌人民喜迎八方來賓的歡快氣氛。長陽歌舞劇團表演了展現土家兒女地域風情的《撒葉兒嗬》 ,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奉上一道道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藝術大餐。
深情的演唱,動人的舞蹈,大聯歡熱烈而奔放,現場氣氛逐浪高。最后,在《民族大聯歡》的歡快節拍中,中外藝術家們邀請觀眾走上舞臺,手拉手圍成一圈起舞,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久久回蕩,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藝術無國界,友誼無邊界。在5天的時間里,從宜昌中心市區到周邊鄉鎮、從高雅的劇場到開放的廣場,中外藝術團為市民村民奉獻了一場場精彩表演。9月15日,宜昌秋陽依然火爆,美國猶他州立山谷大學國標舞團的學生們來到了三峽大學沁苑廣場,與三峽大學的師生們,你教我國標舞,我教你土家族巴山舞,中美學生以“舞”會友,在廣場上盡情熱舞; 9月16日,澳大利亞、捷克兩國民間藝術團走進宜昌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參觀,他們站在屈原、昭君的展牌前,向講解員不斷發問,忙壞了隨行翻譯……一路看下去,澳大利亞的團員有板有眼地敲起了陳列的鑼、鼓,捷克的團員纏著講解員教其學吹嗩吶、長號,更多的則是不斷豎起大拇指,贊嘆中國豐富的民間藝術。這一天,巴基斯坦藝術團還來到宜昌解放路社區廣場,和當地居民一起交流聯歡。
文化在交融,友誼在升華,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手拉著手,心連著心。從舞臺展演到社區、農村、校園、廣場的活動現場,凸顯了國際民間藝術節的民間性和群眾參與性。9月18日,來自塞內加爾的藝術家走進屈原故里秭歸縣建東村,建東村黨總支書記李勝高興地告訴記者:“在城里打工的特意請假,在家種地的也停下農活。村中欣賞國外藝術家的表演,有史以來第一回,大伙兒都不想錯過。 ”
9月21日,各國藝術團來到藝術節北京分會場。在當日舉行的中國文化體驗日活動上,書法、篆刻、泥人張、剪紙、根雕、茶藝、木板年畫……各國藝術家手拿毛筆寫自己的中、英文名,動手體驗剪紙等,感受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當晚,各國藝術團還欣賞了包括雜技抖空竹、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等在內的獨具中國特色的舞臺藝術表演。9月22日、 23日,各國藝術團先后分赴北京、天津、保定各地高校、社區巡演,與當地群眾、學校師生展開互動交流。本屆藝術節將持續至9月24日。
(編輯:子木)
· | 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以藝術促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