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愛情王國不衰之謎
瓊瑤新作《花非花霧非霧》在湖南衛視熱播,雖是一以貫之的瓊瑤風格,卻增添了更多的時代氣息。在《花非花霧非霧》中,四個出自孤兒院的灰姑娘,演繹了四種不同的纏綿悱惻、恩怨相交的愛情故事。場景、情節一如既往地充滿詩意,兩代“瓊女郎”林心如、李晟及張睿、楊紫等在其中都有青春浪漫的表演。在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糾葛與波瀾中,流淌的卻是至情至真的愛情,瓊瑤試圖構筑的仍是這個時代理想的愛情王國。
從《窗外》算起,瓊瑤50年創作了64部言情小說,大多數都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她的創作在文學界雖不被重視,但確實影響、傾倒了幾代年輕人。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們,總是在她如歌如泣的言情故事中,憧憬著神圣愛情的到來,她筆下主人公也成為年輕人最渴盼幽會的心靈情人。
回過頭看,瓊瑤對喚醒一代年輕人久被禁錮的心靈,確實功不可沒。上世紀80年代,人們剛走出“文革”陰影,心中彌漫著各種傷逝離情、焦慮壓抑,正需要那種溫暖清純的故事來撫慰。人們最初是從愛情中,體會到自由的可貴。可以說,是瓊瑤開啟了那個年代的愛情意識。那時人們說起自己夢想的女性,腦子里總少不了她小說中的影子:或長發飄飄、善解人意,或才華橫溢、個性倔強,總之舉手投足,都透出女性特有的氣質,寧靜柔美,浪漫善良。
從瓊瑤筆下,人們發現另一種女性的精神自足,她們才思敏捷、楚楚動人,她們忠貞不渝、柔美優雅,她們敢為情生、敢為情死,如《庭院深深》的章含煙、《幾度夕陽紅》的李夢竹等。她們的精神世界,就像她們身體的曲線一樣,是那樣的豐盈而柔美,幾乎可以接受整個世界。任何災難和挫折,都不會影響到她們的現在和未來。她們永遠是自足的,對待世界也像一個母親那樣,因為她們的愛情就是生命的源泉。
瓊瑤筆下的女性,與今天商業文化樣式對女性意識的塑造不同。今天的流行時尚,都隱含著一個庸俗的主題:就是把自身當做一種商品,交換成財富或社會地位。而瓊瑤小說中的女性,卻懷著愛情至上的理想,不管在怎樣的命運和情感處境下,真誠、正義、善良,是她們基本的品格,也是她們戰勝各種愛情障礙的力量。無論門第高低、金錢多寡、世俗阻撓、主仆尊卑、年齡障礙等,都不能使她們退縮,她們會沖破世俗障礙,甚至放棄一切,只為了能相愛在一起。她們的天真和感性,她們的愛和優雅,對男性來說,就是一種彼岸的美。
很多人把女人比作樂器,在瓊瑤筆下,愛情才是那個背后的樂手。她們用愛和美來喚醒男性,也因此喚醒了整個世界。她讓愛像清風一樣吹拂我們,我們看不見她,卻時刻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你體內的音樂是被愛喚醒的,你歡舞的渴望是被愛喚醒的。在瓊瑤筆下,愛可以使一次相遇變成一個節日,將一個平凡的夜晚變成一首婉轉的歌,人們的世俗生活,也因為愛情而變成一種生命的藝術。
或許正因塑造了一個如此理想的愛情王國,瓊瑤和她的小說才不會衰老。青春只有一次,但瓊瑤的小說,讓我們感受到,只要有真誠的愛,生命本身就是青春。愛讓人們在青春時,享受生命的爛漫;愛讓人們在年老時,享受生命的從容。瓊瑤小說雖是程式化的言情小說,但因為她把愛看作對生命的最高祝福,所以總能帶著她的世界穿越時空。我想,《花非花霧非霧》也不會例外。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