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拍賣大幕將啟 藝術市場期待理性
圖片為張大千的《紅拂女》(資料圖片)
8月19日至23日,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秋季拍賣征集活動。經過夏天的短暫休整,藝術品市場大規模的秋季拍賣大幕將啟。
經歷去年的低迷,今年的春拍有所回升。嘉德、保利等大型拍賣公司的春拍成交額,比去年增長了50%左右。與以往井噴式的暴漲不同,今年藝術品市場期待更多的理性回升。
精品受到追捧
今年春拍,超過5000萬元成交的高價拍品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精品。
張大千1944年創作的《紅拂女》以7130萬元創出今春內地拍賣近代書畫首個高價。這張畫以唐代“風塵三俠”中的紅拂女為主角,構圖明快簡潔,是張大千力圖呈現盛唐精麗畫風的重要創作,堪稱張大千一生中最重要的工筆仕女作品,為其摯友張群舊藏。
以往,中國古代書畫的拍賣價格總是低于近代書畫。但今年春拍,唐寅的《松崖別業圖》同樣以7130萬元高價成交。據保利拍賣市場部經理劉靜介紹,這件作品之所以能拍出高價,還是因其“身世”珍貴:它是1991年以來拍賣場上唯一的《石渠寶笈》著錄的唐伯虎作品,明代兩位內閣首輔李東陽、楊一清分別為畫作題引首和題跋,流傳有序,前隔水處有“宋子文鑒定書畫精品”印章,再加上唐伯虎家喻戶曉,所以市場特別認可。吳作人的油畫巨作《戰地黃花分外香》也以8050萬元高價被藏家競得,創出畫家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
中國嘉德油畫部業務經理李艷鋒表示:“隨著藏家專業素養的明顯提升,對拍品的學術挖掘也更加深入,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受熱捧。市場熱點向受國際認可的藝術家轉移,對作品本身的關注度也更高。”
種類尚需豐富
今年春拍,織繡、石盆等一些以往不太受關注的藏品也有了專場拍賣。華辰拍賣公司董事長甘學軍認為,現在市場參與者文化水平有所提升,需求逐漸細化,市場漸漸出現了一些新興項目。但總體看,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結構仍比較單一。如蘇繡、老唱片等,在當下的藝術品市場上幾乎是一片空白。此外,“各大拍賣會基本只有中國藝術品,很少有西洋藝術品。”甘學軍介紹,“超過億元的拍賣品,都是齊白石、李可染這樣近代畫家的作品。中國書畫一枝獨秀,可見市場還需培育。”
如何讓商業拍賣與文化傳播能有機地統一起來?甘學軍建議,拍賣專場應該更具策劃性。比如鼻煙壺,按傳統分類,只是瓷器雜項中一個很小的分支,但它在國際上卻有自己的組織——世紀鼻煙壺大會,像這類從海外傳來繼而本土化后再出口到海外的藝術品,值得挖掘。再如啟功和沙孟海,他們分別是北方和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若為二人辦一場主題拍賣,將極具文化內涵和研究意義。
注重歷史文化價值
去年,盡管拍賣市場低迷,但名人書信、金石碑帖等較有文化價值的收藏品,并未受到太多影響。書信收藏家方繼孝說,過去習字成風,文化名人乃至商賈政要往往都有一定的書法功底。許多名人書信都與重要歷史事件相關,內容涉及自身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為研究歷史提供了生動的細節。同時亦能體現寫信人的學術思想、性格特征、交友范圍等,是研究歷史名人的重要文獻,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縱觀近幾年的書信拍賣市場,名人書信的收藏者越來越多。過去書信拍賣被安排在古籍善本的前頭,不作拍賣重點,問津者寥寥。現在設書信專場拍賣,會上總是座無虛席。名人書信的價格也不斷攀升,朱自清、梁實秋等人的書信都已突破20萬元。
不過,書信拍賣也存在一些規范問題。談及前些日子沸沸揚揚的錢鐘書書信拍賣事件,方繼孝表示,這樣的事件從道義等方面考量是不合適的。名人書信往來或多或少會涉及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和隱私,寫信人在法律上享有著作權和隱私權,而受信人僅僅有物權、收藏權,并沒有版權。因此,拍賣首先應征求著作權人或者其繼承人的同意,不應該隨意公開書信。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