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網絡推手倒了,網絡炒星風當休!
北京警方日前端掉一個在互聯網蓄意傳播制造謠言的網絡推手公司,兩名知名網絡推手及其他兩名成員被抓獲。據悉,這個團伙除了蓄意散布謠言詆毀他人形象外,還用低俗手段幫助一些人出名,其系郭美美、干露露、鳳姐等事件的幕后推手。
雖然這個網絡推手公司是因蓄意傳播制造謠言而被端掉的,但其用低俗手段幫人出名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同樣不可忽視。因為名人總是有示范性的,其一舉一動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其他人。名人的示范作用對社會風氣、社會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可如今,信息時代里,在網絡推手公司的策劃幫助下,似乎人人都可以成為明星。看一看現實即可,歌星一抓一大把,影星一出一大堆,“美女作家”更是多得離譜。能有這么多魚龍混雜的“名流”,網絡推手公司可謂居功至偉,因為網絡推手公司可以在每個人身上挖出素材用來炒作。長得好看可以炒作,長得嚇人也可以炒作,甚至學生時代門門功課不及格也能當成炒作的素材。
當然,像干露露、鳳姐之流“明星”的真面目,人們還是能夠一眼看穿的,頂多有三五個想出名想瘋了的家伙才會選擇要名不要臉。然而若是炒作公司炒得精明一些,被炒出的“名人”就可以掩人耳目,蒙混過許多人的眼睛。這種同樣是依靠炒作成名的人士,數量要遠遠多于干露露之流,這樣的“名人”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大。
以作家為例,現在開幕剪彩上、電視嘉賓席位上甚至相親欄目中,經常會出現“作家”的身影。但這些頂著光鮮的“作家”頭銜的人,除了他們的簡介記錄著他們是作家外,根本沒有什么有分量的作品表明他們是作家。
真正的作家,很少出現在娛樂節目中打情罵俏,其人大多是低調的,其作品也往往要經歷歲月的檢驗才能引發關注。相比之下,那些屢屢上鏡的“作家”,無不有著光鮮的外表,參加活動時總是濃妝艷抹、事先精心打扮。他們的身上,“作家”只是一個虛無的空殼,其自身也只是充當了“花瓶”。不少網絡推手公司在這類“作家”的炒作上也一樣不遺余力。
如今,一個知名網絡推手公司的倒臺將會給公眾揭開更多“名流”的成名秘密,這何嘗不是一個讓公眾重新認識“明星”、確立正確價值取向的契機。社會公眾應該明白,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物,絕不是炒作公司可以炒出來的。對炒作出來的“明星”我們需要擦亮眼睛。
(編輯:曉婧)